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基工程论文

防治软土地基桥头跳车的弧形搭板理论与技术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桥头搭板技术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国内桥头搭板技术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外桥头搭板技术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2 桥头跳车成因分析及防治方法探讨第15-29页
    2.1 软土地区道路设计特点第15-18页
    2.2 软土地基的特性第18-19页
    2.3 桥头跳车成因分析第19-22页
        2.3.1 桥台地基沉降的主要原因第20-21页
        2.3.2 桥台地基不均匀沉降的类型第21-22页
    2.4 桥头跳车的危害第22-24页
        2.4.1 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第22页
        2.4.2 对乘车人员舒适性的影响第22-23页
        2.4.3 对车辆、路面、桥梁的影响第23-24页
        2.4.4 对公路后期养护带来的影响第24页
    2.5 桥台软土地基一般处理方法第24-27页
    2.6 桥台地基沉降控制标准第27-29页
3 路基及路面材料参数的确定第29-35页
    3.1 模型地基土的特征第29-31页
    3.2 ABAQUS 中土体的弹塑性模型选择第31-33页
    3.3 模型参数的确定第33-35页
4 弧形搭板模型工后沉降有限元分析第35-59页
    4.1 ABAQUS 有限元分析原理第35页
    4.2 固结理论与沉降量计算方法第35-40页
        4.2.1 固结理论第35-37页
        4.2.2 沉降量计算方法第37-40页
    4.3 不同地基处理方式对桥头跳车影响的对比分析研究第40-45页
        4.3.1 桥台地基沉降模型的建立第40-43页
        4.3.2 桥台地基工后沉降变形结果分析第43-45页
        4.3.3 小结第45页
    4.4 弧形搭板设计的不同因素对控制桥台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第45-55页
        4.4.1 远台端搭板底部不同支撑方式对桥头纵坡变化的影响第47-50页
        4.4.2 搭板不同埋置深度对桥头纵坡变化的影响第50-51页
        4.4.3 不同板长对桥头纵坡变化的影响第51-53页
        4.4.4 不同板厚对桥头纵坡变化的影响第53-54页
        4.4.5 其他因素对桥头纵坡变化的影响第54-55页
    4.5 工后沉降规律分析第55-57页
    4.6 小结第57-59页
5 车辆荷载作用下搭板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第59-79页
    5.1 车辆荷载作用的模式第59-63页
        5.1.1 车轮与路面接触轮迹的简化第59-60页
        5.1.2 车辆移动荷载的模拟第60-63页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3-66页
        5.2.1 三维模型简介第63-64页
        5.2.2 动态分析理论和计算方法第64-66页
    5.3 计算结果分析第66-76页
        5.3.1 动力响应影响因素分析第66-67页
        5.3.2 单次移动荷载下搭板动力特性分析第67-73页
        5.3.3 循环荷载作用下搭板搭板动力响应分析第73-74页
        5.3.4 搭板底部脱空状态下的搭板动力分析第74-76页
    5.4 小结第76-7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9-83页
    6.1 结论第79-81页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81-83页
致谢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完成的设计项目第89页
    1. 参加的科研项目第89页
    2. 完成的设计项目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局部外包钢管装配整体式柱试验及数值分析
下一篇:浅埋双侧偏压小净距隧道受力与变形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