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4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GIS技术发展与趋势 | 第15-17页 |
·GIS在海岸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第17-19页 |
·插件技术及其在GIS开发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路线 | 第22页 |
·论文特色与关键技术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插件式GIS应用框架开发 | 第24-49页 |
·系统分析 | 第24-25页 |
·开发环境 | 第25-28页 |
·.NET Framework | 第25页 |
·C#语言 | 第25-26页 |
·GIS二次开发平台:ArcGIS Engine | 第26-27页 |
·GeoDatabase与ADO.NET数据库访问技术 | 第27-28页 |
·插件式框架总体设计 | 第28-29页 |
·框架接口设计与开发 | 第29-32页 |
·桥接模式 | 第29-30页 |
·主程序接口 | 第30-31页 |
·插件接口 | 第31-32页 |
·框架主程序设计与开发 | 第32-36页 |
·主界面设计 | 第32-33页 |
·插件管理器 | 第33-35页 |
·插件解析器 | 第35-36页 |
·框架插件设计与开发 | 第36-43页 |
·基础功能插件开发 | 第38-40页 |
·高级功能插件开发 | 第40-43页 |
·扩展插件的开发 | 第43页 |
·框架运行过程 | 第43-44页 |
·海岸侵蚀信息数据库设计与开发 | 第44-47页 |
·数据需求分析 | 第44-45页 |
·数据的主要来源 | 第45页 |
·构建海岸侵蚀信息数据库 | 第45-46页 |
·数据显示 | 第46-47页 |
·系统集成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三章 长江口水下地形冲淤演变分析 | 第49-64页 |
·构建长江口水下三角洲数字地形 | 第49-50页 |
·功能设计 | 第50-51页 |
·插件开发 | 第51-53页 |
·水下地形冲淤演变分析 | 第53-63页 |
·长江口0m线的变化分析 | 第53-55页 |
·长江口潮滩形态分析(坡度和坡向)分析 | 第55-58页 |
·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1997-2004年横断面和纵断面分析 | 第58-61页 |
·长江口1990-2004年水下地形冲淤量和冲淤速率分析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海岸侵蚀脆弱性模糊综合评价 | 第64-77页 |
·研究概况 | 第64页 |
·研究区域及海岸侵蚀现状 | 第64-65页 |
·长江三角洲海岸侵蚀脆弱性评价体系 | 第65-68页 |
·长江三角洲海岸侵蚀脆弱性评价因子 | 第65-66页 |
·数据组织 | 第66-67页 |
·长江三角洲海岸侵蚀脆弱性评价准则 | 第67-68页 |
·长江三角洲海岸侵蚀脆弱性评价模型 | 第68页 |
·海岸侵蚀脆弱性模糊综合评价 | 第68-70页 |
·评价过程 | 第69页 |
·多因子模糊评价矩阵 | 第69-70页 |
·模型计算 | 第70页 |
·海岸侵蚀脆弱性模糊综合评价插件开发 | 第70-73页 |
·面向对象的长江三角洲海岸侵蚀脆弱性综合评价 | 第73-76页 |
·评价对象选取和数据处理 | 第73-74页 |
·评价结果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77-80页 |
·研究总结 | 第77-78页 |
·研究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附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