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理论和指标体系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经济发展质量理论和评价指研究 | 第13-14页 |
1.2.3 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内涵和评价指标 | 第17-24页 |
2.1 相关理论和内涵 | 第17-20页 |
2.1.1 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 | 第17页 |
2.1.2 经济发展质量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2.2 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20-24页 |
2.2.1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20-21页 |
2.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1-24页 |
第3章 湖南省经济发展的现状 | 第24-32页 |
3.1 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分析 | 第24-27页 |
3.1.1 经济发展总体规模 | 第24-26页 |
3.1.2 对外经济发展情况 | 第26-27页 |
3.2 湖南省经济发展质量的现状分析 | 第27-32页 |
3.2.1 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性 | 第27-28页 |
3.2.2 经济发展质量的协调性 | 第28-29页 |
3.2.3 经济发展质量的创新性 | 第29-30页 |
3.2.4 经济发展质量的持续性 | 第30页 |
3.2.5 经济发展质量的福利性 | 第30-32页 |
第4章 湖南省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 | 第32-41页 |
4.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2-33页 |
4.2 样本数据与评价方法选择 | 第33-35页 |
4.2.1 样本数据的来源 | 第33页 |
4.2.2 熵值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步骤 | 第33-35页 |
4.3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35-41页 |
4.3.1 经济发展有效性评价分析 | 第37-38页 |
4.3.2 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分析 | 第38页 |
4.3.3 经济发展创新性评价分析 | 第38-39页 |
4.3.4 经济发展持续性评价分析 | 第39页 |
4.3.5 经济发展福利性评价分析 | 第39-41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41-4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1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41-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8-49页 |
附录A 原始数据及处理 | 第49-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