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贵重金属论文--金论文

西南天山阿沙哇义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初探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2-24页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2-15页
    1.2 研究区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造山型金矿研究进展第16-21页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第21-22页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第22-24页
2 区域地质背景第24-34页
    2.1 阿沙哇义金矿区地理位置第24页
    2.2 区域地层第24-26页
    2.3 区域岩浆岩第26页
    2.4 区域断裂第26-28页
    2.5 区域化探特征第28-31页
    2.6 西南天山大地构造特征第31-32页
    2.7 西南天山大地构造演化第32页
    2.8 区域矿产第32-34页
3 矿床地质特征第34-54页
    3.1 地层第34页
    3.2 岩浆岩第34页
    3.3 变质岩第34-36页
    3.4 构造地质特征第36-43页
    3.5 矿体地质特征第43-45页
    3.6 矿石特征第45-49页
    3.7 蚀变特征第49-50页
    3.8 成矿阶段划分第50-54页
4 金的赋存状态及黄铁矿标型特征第54-66页
    4.1 金的赋存状态第54-60页
    4.2 黄铁矿标型特征第60-66页
5 成矿流体特征第66-74页
    5.1 样品及分析方法第66页
    5.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第66-68页
    5.3 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第68-69页
    5.4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第69-71页
    5.5 成矿压力和深度估算第71-74页
6 同位素地球化学第74-80页
    6.1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第74-76页
    6.2 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第76-77页
    6.3 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第77-78页
    6.4 硫同位素第78-80页
7 元素迁移规律分析第80-102页
    7.1 样品采集和测试分析方法第80页
    7.2 标准化Isocon分析第80-86页
    7.3 样品岩石学、岩相学及主微稀元素特征第86-96页
    7.4 主量元素标准化Isocon分析第96-98页
    7.5 微量元素标准化Isocon分析第98-102页
8 矿床成因讨论第102-108页
    8.1 成矿物质来源第102页
    8.2 成矿流体特征第102-103页
    8.3 金的富集沉淀机制第103-104页
    8.4 矿床类型及矿床成因模式第104-106页
    8.5 控矿构造模型第106-108页
9 结论第108-110页
致谢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西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下一篇: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及其对A企业财务风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