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绩效评价的研究 | 第11-14页 |
1.3.1 国外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 | 第13-14页 |
1.4 文献述评 | 第14-15页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及相关评价方法 | 第17-26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7页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18页 |
2.1.3 共同代理理论 | 第18-20页 |
2.2 绩效评价方法 | 第20-26页 |
2.2.1 平衡计分卡 | 第20-21页 |
2.2.2 经济附加价值 | 第21-22页 |
2.2.3 投入产出法 | 第22页 |
2.2.4 层次分析方法 | 第22-26页 |
第3章 中小板企业现状及共同代理关系分析 | 第26-32页 |
3.1 中小板企业现状分析 | 第26-28页 |
3.1.1 中小板企业基本情况及特点 | 第26-27页 |
3.1.2 中小板企业存在问题分析 | 第27-28页 |
3.2 中小板企业共同代理关系分析 | 第28-32页 |
3.2.1 共同代理关系形成 | 第28-29页 |
3.2.2 共同代理问题分析 | 第29-32页 |
第4章 共同代理下中小板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32-42页 |
4.1 共同代理下中小板企业绩效评价的概述 | 第32页 |
4.2 共同代理下中小板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32-42页 |
4.2.1 共同代理下中小板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 第32-33页 |
4.2.2 共同代理下中小板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第33-35页 |
4.2.3 共同代理下中小板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 第35-37页 |
4.2.4 相关指标的具体解释 | 第37-42页 |
第5章 共同代理下中小板企业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基于福建省的实证研究 | 第42-63页 |
5.1 共同代理下企业绩效评价的权重测算 | 第42-50页 |
5.1.1 层次分析方法应用介绍 | 第42页 |
5.1.2 确定指标权重的具体实施步骤 | 第42-50页 |
5.2 共同代理下中小板企业绩效评价结果 | 第50-63页 |
5.2.1 数据来源与无量纲化 | 第51-55页 |
5.2.2 评价结果 | 第55-57页 |
5.2.3 评价结果的分析 | 第57-63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3-67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3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63-65页 |
6.2.1 利益相关者层面建议 | 第63-64页 |
6.2.2 企业层面建议 | 第64-65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 | 第71-89页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