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1.1 花椒概述 | 第12-16页 |
1.1.1 花椒生物学特性 | 第12页 |
1.1.2 花椒的分类 | 第12页 |
1.1.3 花椒经济价值 | 第12-13页 |
1.1.4 花椒的开发利用 | 第13-14页 |
1.1.5 花椒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 黄酮多酚类物质研究概况 | 第16-19页 |
1.2.1 黄酮多酚类物质简介 | 第16-17页 |
1.2.2 黄酮多酚类物质的提取 | 第17-18页 |
1.2.3 黄酮多酚类物质的检测方法 | 第18-19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1 不同溶剂对花椒果皮粗提物的得率 | 第19页 |
1.4.2 不同粗提物黄酮多酚的成分与含量 | 第19页 |
1.4.3 粗提物的抗氧化与抑菌活性 | 第19-20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1页 |
2.2.1 仪器 | 第21页 |
2.2.2 试剂 | 第21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1-26页 |
2.3.1 实验材料的处理 | 第22页 |
2.3.2 果皮粗提物的提取 | 第22页 |
2.3.3 总酚的含量测定 | 第22-23页 |
2.3.4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23页 |
2.3.5 粗提物的黄酮多酚类物质成分分析 | 第23-24页 |
2.3.6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第24页 |
2.3.7 Fe3+还原能力(FRAP)测定 | 第24-25页 |
2.3.8 对白色念珠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的测定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6-37页 |
3.1 不同极性溶剂对花椒果皮的粗提物得率 | 第26-27页 |
3.2 不同粗提物总酚含量 | 第27-28页 |
3.3 不同粗提物总黄酮含量 | 第28页 |
3.4 粗提物中黄酮与多酚类化合物成分分析 | 第28-30页 |
3.4.1 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28-29页 |
3.4.2 重复性与加标回收率试验 | 第29-30页 |
3.4.3 不同粗提物中黄酮多酚成分分析 | 第30页 |
3.5 不同粗提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析 | 第30-32页 |
3.6 不同粗提物对Fe3+的还原能力(FRAP) | 第32-33页 |
3.7 不同粗提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能力 | 第33-35页 |
3.8 不同粗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37-39页 |
4.1 结论 | 第37页 |
4.2 讨论 | 第37-38页 |
4.3 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