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5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7-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五、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的科学内涵 | 第15-30页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的价值指向 | 第15-19页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的需要 | 第15-17页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的需要 | 第17-18页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实践性评价的需要 | 第18-19页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的基础理论 | 第19-24页 |
(一)价值评价 | 第19-21页 |
(二)评价意识 | 第21-22页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评价建设 | 第22-24页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的内在逻辑 | 第24-30页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与学科体系的关系 | 第24-26页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的关系 | 第26-27页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体系与评价体系的关系 | 第27-30页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30-41页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 | 第30-35页 |
(一)评价要求的基本做法 | 第30-32页 |
(二)评价经验的逐步积累 | 第32-35页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一)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 | 第35-37页 |
(二)单一评价和综合评价 | 第37-38页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41页 |
(一)认识方面的原因 | 第38-39页 |
(二)方法方面的原因 | 第39-40页 |
(三)管理方面的原因 | 第40-41页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41-55页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的基本要素及其结构 | 第41-45页 |
(一)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的关系 | 第41-43页 |
(二)评价内容与评价指标的关系 | 第43-44页 |
(三)评价环节与方法的关系 | 第44-45页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及其关系 | 第45-48页 |
(一)导向性与规范性原则 | 第45-46页 |
(二)整体性与综合性原则 | 第46-47页 |
(三)科学性与实效性原则 | 第47-48页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的路径思考 | 第48-55页 |
(一)顶层设计与分类指导 | 第48-50页 |
(二)组织实施与项目建设 | 第50-52页 |
(三)指标体系与方法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