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13-23页 |
2.1 资产减值的基本理论及发展历程 | 第13-15页 |
2.1.1 资产减值的概念界定 | 第13页 |
2.1.2 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 | 第13-15页 |
2.2 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及计量模型 | 第15-20页 |
2.2.1 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2.2 盈余管理动机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2.2.3 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 | 第18-20页 |
2.3 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 第20-23页 |
第三章 现行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23-27页 |
3.1 现行资产减值准则与旧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比较 | 第23-25页 |
3.2 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25-27页 |
3.2.1 新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行为的遏制 | 第25页 |
3.2.2 新会计准则为盈余管理留下的空间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案例描述 | 第27-39页 |
4.1 云南罗平锌电股份有限公司行业背景分析 | 第27-32页 |
4.1.1 锌冶炼行业简述 | 第27-28页 |
4.1.2 锌冶炼行业监管及政策分析 | 第28-29页 |
4.1.3 锌冶炼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9-32页 |
4.2 云南罗平锌电股份有限公司概述 | 第32-37页 |
4.2.1 云南罗平锌电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第32-33页 |
4.2.2 云南罗平锌电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架构 | 第33-35页 |
4.2.3 云南罗平锌电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简述 | 第35-37页 |
4.3 云南罗平锌电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简述 | 第37-39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39-54页 |
5.1 盈余管理行为存在的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39-43页 |
5.1.1 检验模型选择分析 | 第39-40页 |
5.1.2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5.2 云南罗平锌电股份有限公司损益原因分析 | 第43-49页 |
5.2.1 云南罗平锌电股份有限公司利润质量分析 | 第43-46页 |
5.2.2 罗平锌电营业成本与资产减值损失分析 | 第46-48页 |
5.2.3 资产减值计提时机分析 | 第48-49页 |
5.3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合理性分析 | 第49-52页 |
5.3.1 锌锭价格分析 | 第49-50页 |
5.3.2 锌冶炼同行业比较 | 第50-51页 |
5.3.3 存货跌价准备情景还原分析 | 第51-52页 |
5.4 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 第52-5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 第54-61页 |
6.1 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 第54-57页 |
6.1.1 云南罗平锌电股份有限公司自身原因分析 | 第54-56页 |
6.1.2 资产减值准则自身局限性分析 | 第56-57页 |
6.1.3 监管机构相关法规分析 | 第57页 |
6.2 对策及建议 | 第57-61页 |
6.2.1 针对罗平锌电公司的相关建议 | 第57-59页 |
6.2.2 针对资产减值准则的建议 | 第59-60页 |
6.2.3 针对证券监管机构的建议 | 第60-61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 第61-62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1页 |
7.2 研究的局限性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