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15页 |
第1章 概论 | 第15-20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第2章 利率市场化一般理论 | 第20-24页 |
2.1 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 第20页 |
2.2 利率市场化的条件 | 第20-22页 |
2.2.1 宏观经济环境相对稳定,国民经济持续稳健增长 | 第20页 |
2.2.2 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经济影响力世界瞩目 | 第20-21页 |
2.2.3 市场主体高效创新,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 | 第21页 |
2.2.4 金融市场体系完善,商业银行独立自主经营 | 第21页 |
2.2.5 政府监管能力提升,金融存款保险制度健全 | 第21-22页 |
2.3 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 第22-24页 |
2.3.1 利率市场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2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23-24页 |
第3章 英美国家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之经验 | 第24-34页 |
3.1 英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与商业银行应对措施 | 第24-26页 |
3.1.1 英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24-25页 |
3.1.2 英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 | 第25-26页 |
3.2 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与商业银行应对措施 | 第26-34页 |
3.2.1 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26-29页 |
3.2.2 富国银行的经营策略 | 第29-34页 |
第4章 中国经济金融环境现状与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历程 | 第34-39页 |
4.1 中国目前经济与金融环境 | 第34-35页 |
4.1.1 整体经济环境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 第34页 |
4.1.2 金融环境不甚和谐,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34页 |
4.1.3 经济改革持续深化,金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 第34-35页 |
4.2 中国利率政策变迁历史 | 第35-37页 |
4.3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必然 | 第37-39页 |
4.3.1 利率市场化是降低“金融抑制”影响的内在要求 | 第37-38页 |
4.3.2 利率市场化是改善我国宏观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 | 第38页 |
4.3.3 利率市场化可以强化资本在资源配置中的调控作用 | 第38页 |
4.3.4 利率市场化是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 | 第38-39页 |
第5章 中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39-42页 |
5.1 利率市场化势必增加银行间的竞争 | 第39页 |
5.2 利率市场化将深刻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结构 | 第39-40页 |
5.3 利率市场化将大大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收入 | 第40-41页 |
5.3.1 利率市场化会收窄存贷利差 | 第40页 |
5.3.2 利率市场化会放缓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速度 | 第40-41页 |
5.4 利率市场化可能会增大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 第41-42页 |
5.4.1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 第41页 |
5.4.2 利率市场化有可能放大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 | 第41页 |
5.4.3 利率市场化可能会引发银行的逆向选择 | 第41-42页 |
第6章 利率市场化趋势下的XM银行分析 | 第42-60页 |
6.1 XM银行的发展历程 | 第42-44页 |
6.1.1 城市信用社时期 | 第42-43页 |
6.1.2 短暂城市合作银行时期 | 第43页 |
6.1.3 城市商业银行时期 | 第43页 |
6.1.4 自2009年开始的战略发展时期 | 第43-44页 |
6.2 XM银行的发展现状 | 第44-50页 |
6.2.1 基本经营情况 | 第44页 |
6.2.2 管理架构 | 第44-45页 |
6.2.3 业务结构 | 第45-50页 |
6.3 XM银行在厦门市场的份额 | 第50-51页 |
6.3.1 XM银行厦门市场存款占比 | 第50-51页 |
6.3.2 XM银行厦门市场贷款占比 | 第51页 |
6.4 XM银行SWOT分析 | 第51-60页 |
6.4.1 XM银行的优势 | 第52-53页 |
6.4.2 XM银行的劣势 | 第53-56页 |
6.4.3 XM银行面临的机会 | 第56-57页 |
6.4.4 XM银行存在的挑战 | 第57-60页 |
第7章 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对XM银行的建议 | 第60-71页 |
7.1 发展战略调整建议 | 第60-63页 |
7.1.1 树立差异化精品银行战略 | 第60页 |
7.1.2 转变经营管理理念 | 第60-61页 |
7.1.3 加快跨区域扩张步伐 | 第61页 |
7.1.4 稳步推进混业经营 | 第61-62页 |
7.1.5 适时选择上市之路 | 第62-63页 |
7.2 经营策略改进建议 | 第63-67页 |
7.2.1 加强品牌建设,扩大银行知名度 | 第63-64页 |
7.2.2 提升创新能力,丰富金融产品 | 第64-65页 |
7.2.3 改进营销策略,产品交叉销售 | 第65页 |
7.2.4 调整业务结构,提升中间业务收入 | 第65-66页 |
7.2.5 优化服务质量,强化客户体验 | 第66-67页 |
7.3 内部提升建议 | 第67-71页 |
7.3.1 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第67页 |
7.3.2 探索由两级管理转为三级管理的管控模式 | 第67-68页 |
7.3.3 提升风险管控和风险定价能力 | 第68-69页 |
7.3.4 加强人才培养与储备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