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遗址论文

南方史前土遗址保护与开发--以城头山遗址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9页
    1.1 选题缘由第8-9页
    1.2 相关概念第9-10页
        1.2.1 遗址第9-10页
        1.2.2 土遗址第10页
    1.3 国内外遗址保护与开发理念与实践状况第10-17页
        1.3.1 国外遗址保护与开发理念与模式第10-14页
        1.3.2 国内土遗址保护与开发理论与模式研究进展第14-17页
    1.4 研究目标与方法第17-19页
        1.4.1 研究目标第17-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2. 城头山遗址保护与开发工程综述第19-35页
    2.1 遗址概况第19-26页
        2.1.1 价值评估第19-20页
        2.1.2 遗址环境及面临问题第20-22页
        2.1.3 遗址构成、现状以及环境整治第22-26页
    2.2 遗址规划简述第26-32页
        2.2.1 总体布局第26-28页
        2.2.2 功能分区第28-32页
        2.2.3 政策与资金第32页
        2.2.4 管理机构第32页
    2.3 小结第32-35页
        2.3.1 优势第33-34页
        2.3.2 不足之处第34-35页
3. 南方史前土遗址的保护与开发模式探讨第35-57页
    3.1 史前土遗址的价值第35页
    3.2 史前土遗址的分类第35-37页
    3.3 我国南北方史前土遗址特点比较第37-44页
        3.3.1 遗址分布与种类第37-39页
        3.3.2 环境特点第39-42页
        3.3.3 南方史前土遗址的困境第42-44页
    3.4 南方史前土遗址的保护与开发第44-53页
        3.4.1 遗址区的划分第44-45页
        3.4.2 环境整治第45-46页
        3.4.3 保护性开发第46-49页
        3.4.4 娱乐性开发第49-51页
        3.4.5 保护与开发资金第51-52页
        3.4.6 保障体系第52-53页
    3.5 史前遗址公园的营建第53-57页
        3.5.1 遗址公园的由来第53页
        3.5.2 史前遗址公园的开发原则第53-54页
        3.5.3 史前遗址公园的开发模式——四大区域的开发第54-57页
4.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理论的解析
下一篇:五四时期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