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2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10-13页 |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概况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2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第11-13页 |
1.3 钠离子电池概述 | 第13-14页 |
1.3.1 钠离子电池的发展概况及意义 | 第13-14页 |
1.3.2 钠离子电池的主要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第14页 |
1.4 碳复合硒基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4.1 硒基电极材料的简介 | 第14-15页 |
1.4.2 硒基电极材料的性能提升及其方法 | 第15-17页 |
1.5 碳复合硫基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1.5.1 锂硫电池简介 | 第17-18页 |
1.5.2 锂硫电池的性能提升及其方法 | 第18-22页 |
1.6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32页 |
第二章 柯肯达尔效应诱导同步合成中空FeSe_2/C纳米球作为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 第32-48页 |
2.1 引言 | 第32-3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3页 |
2.2.2 Fe_3O_4纳米球的合成 | 第33页 |
2.2.3 Fe_3O_4@RF纳米球的合成 | 第33-34页 |
2.2.4 中空FeSe_2/C纳米球和FeSe_2实心纳米球的合成 | 第34页 |
2.2.5 材料性能表征 | 第34页 |
2.2.6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4-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2页 |
2.3.1 中空FeSe_2/C纳米球的合成及物理性能表征 | 第35-39页 |
2.3.2 中空FeSe_2/C纳米球的钠离子电池性能测试和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第三章 中空核壳结构FeS_2@C纳米球固硫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48-68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9-52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9页 |
3.2.2 Fe_3O_4纳米球的合成 | 第49-50页 |
3.2.3 Fe_3O_4@SiO_2纳米球的合成 | 第50页 |
3.2.4 Fe_3O_4@C纳米球的合成 | 第50页 |
3.2.5 中空核壳结构FeS_2@C纳米球的合成 | 第50页 |
3.2.6 FeS_2-S@C纳米球和Fe_3O_4-S@C纳米球的合成 | 第50-51页 |
3.2.7 材料性能表征 | 第51页 |
3.2.8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1-5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2-58页 |
3.3.1 FeS_2-S@C纳米球的合成及其物理性能表征 | 第52-55页 |
3.3.2 FeS_2-S@C纳米球的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和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工作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