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信访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7-8页
第一章 中国信访制度改革的历史与时代背景第8-19页
 第一节 中国信访制度史第8-13页
  一、古代类信访制度第8-9页
  二、近代类信访制度第9-11页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信访制度第11-13页
 第二节 当前信访制度的特征、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3-19页
  一、当前信访制度的特征第13-14页
  二、当前信访活动的现状第14-15页
  三、当前信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19页
第二章 现阶段信访制度改革的主要观点评析第19-27页
 第一节 保留强化论第19-20页
  一、基本观点第19页
  二、主要理由第19-20页
 第二节 弱化取消论第20-22页
  一、基本观点第20-21页
  二、主要理由第21-22页
 第三节 域外移植论第22-23页
  一、基本观点第22页
  二、主要理由第22-23页
 第四节 保留信访制度符合中国国情第23-27页
  一、弱化取消论不符合中国历史传统第23-24页
  二、域外移植论不适合中国国情第24-25页
  三、保留信访制度是中国现实国情的必然选择第25-27页
第三章 信访制度改革应处理好的重要问题第27-37页
 第一节 信访制度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第27-28页
  一、信访制度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方面第27-28页
  二、信访制度对社会发展的消极方面第28页
 第二节 信访制度与法治建设第28-30页
  一、信访权的法律定位第29页
  二、当前信访处理方式与法治原则第29-30页
 第三节 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问题第30-35页
  一、表达:公民政治参与第30-32页
  二、监督:权力监督约束第32-33页
  三、救济:法外权利救济第33-34页
  四、汇集:社情民意汇集上达第34页
  五、协调:矛盾化解协调第34-35页
 第四节 信访机构的权力范围问题第35-37页
  一、《信访条例》关于信访机构的权力范围的规定第35-36页
  二、信访机构在工作实践中的定位第36-37页
第四章 信访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和基本方案第37-44页
 第一节 信访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第37-38页
  一、强化信访机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的需要第37页
  二、法治化是信访制度发展完善的需要第37-38页
 第二节 信访制度改革的基本方案第38-44页
  一、进一步明确信访机构的权力和职责第38-39页
  二、进一步明确信访人的权利和义务第39-40页
  三、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程序第40-41页
  四、借助社会力量,引导公民依法信访第41-44页
结语第44-45页
后记第45-46页
注释第46-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浦东新区城市规划法治问题的法理思考
下一篇:行政主体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