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4-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23页 |
1.1 细胞周期与 Cyclin D1 | 第7-13页 |
1.1.1 细胞周期及其调控 | 第7页 |
1.1.2 Cyclin D1 的生物学特性 | 第7页 |
1.1.3 Cyclin D1 的调控机制 | 第7-13页 |
1.2 Cyclin D1 与肿瘤 | 第13页 |
1.3 单链抗体 | 第13-15页 |
1.4 蛋白质结构表征及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相关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4.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第15页 |
1.4.2 荧光光谱法 | 第15-17页 |
1.4.3 同步荧光光谱法 | 第17页 |
1.4.4 圆二色光谱法 | 第17-19页 |
1.4.5 傅氏红外转换光谱法 | 第19页 |
1.4.6 光谱分析法的比较 | 第19-20页 |
1.4.7 生物膜层干涉技术 | 第20-21页 |
1.4.8 其它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5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2.1 材料及方法 | 第23-26页 |
2.1.1 菌种和质粒 | 第23页 |
2.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 第23-24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4页 |
2.1.4 应用软件 | 第24-25页 |
2.1.5 各种溶液的配制 | 第25-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2.2.1 重组人 Cyclin D1 的制备和分析 | 第26页 |
2.2.2 抗 Cyclin D1 单链抗体的制备与分析 | 第26-27页 |
2.2.3 不同条件下抗 Cyclin D1 单链抗体结构变化和活性分析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29-48页 |
3.1 重组人 Cyclin D1 的表达和纯化 | 第29页 |
3.2 抗 Cyclin D1 单链抗体的纯化及结合活性验证 | 第29-31页 |
3.2.1 抗 Cyclin D1 单链抗体的诱导表达和纯化 | 第29-30页 |
3.2.2 ELISA 法检测抗 Cyclin D1 单链抗体的活性 | 第30-31页 |
3.3 Cu2+或 Fe3+对抗 Cyclin D1 单链抗体结构和活性的影响 | 第31-40页 |
3.3.1 Cu2+或 Fe3+对抗 Cyclin D1 单链抗体的荧光光谱研究 | 第31-33页 |
3.3.2 Cu2+或 Fe3+对抗 Cyclin D1 单链抗体的同步荧光光谱研究 | 第33-35页 |
3.3.3 Cu2+或 Fe3+引起抗 Cyclin D1 单链抗体荧光淬灭机制的分析 | 第35-36页 |
3.3.4 Cu2+或 Fe3+对抗 Cyclin D1 单链抗体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的计算 | 第36-38页 |
3.3.5 Cu2+或 Fe3+对抗 Cyclin D1 单链抗体键合模式的确定 | 第38-39页 |
3.3.6 Cu2+或 Fe3+对抗 Cyclin D1 单链抗体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 SDS 对抗 Cyclin D1 单链抗体结构和活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3.4.1 SDS 对抗 Cyclin D1 单链抗体结构的影响 | 第40-42页 |
3.4.2 SDS 对抗 Cyclin D1 单链抗体活性的影响 | 第42页 |
3.5 DTT 对抗 Cyclin D1 单链抗体结构和活性的影响 | 第42-45页 |
3.5.1 DTT 对抗 Cyclin D1 单链抗体结构的影响 | 第42-44页 |
3.5.2 DTT 对抗 Cyclin D1 单链抗体活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3.6 乙醇对抗 Cyclin D1 单链抗体结构和活性的影响 | 第45-47页 |
3.6.1 乙醇对抗 Cyclin D1 单链抗体结构的影响 | 第45-46页 |
3.6.2 乙醇对抗 Cyclin D1 单链抗体活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3.7 圆二色光谱法表征抗 Cyclin D1 单链抗体的二级结构 | 第47-4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8-5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5页 |
中文摘要 | 第65-67页 |
Abstract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