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6页 |
一、冷战史的“文化转向” | 第7-12页 |
二、选题缘起、资料基础与论文框架 | 第12-16页 |
第一章 厦门大学民兵师的建制 | 第16-31页 |
第一节 民兵师建立与变化 | 第16-23页 |
第二节 政治教育与冷战意识 | 第23-31页 |
第二章 军事化校园中的时间与空间 | 第31-45页 |
第一节 日常时间的再分配 | 第31-40页 |
第二节 军事化空间的构建 | 第40-45页 |
第三章 民兵师的文化形象 | 第45-59页 |
第一节 民兵“英雄”的政治塑造 | 第45-52页 |
第二节 从“南方之强”到“英雄学府” | 第52-59页 |
结语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