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耦合谐振的智能刀柄非接触式供电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课题的来源 | 第8页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9-17页 |
1.3.1 旋转轴上检测装置供电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3.2 磁耦合谐振供电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17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智能刀柄供电的谐振器有限元仿真 | 第19-29页 |
2.1 智能刀柄供电电磁仿真软件的选择 | 第19-21页 |
2.2 子线圈形状的确定 | 第21-23页 |
2.3 谐振器结构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23-28页 |
2.3.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3-24页 |
2.3.2 谐振器布局的仿真确定 | 第24-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智能刀柄供电的线圈参数优化 | 第29-40页 |
3.1 二线圈结构的SS模型和SP模型研究 | 第29-31页 |
3.2 对称双线圈模型的线圈匝数影响分析 | 第31-35页 |
3.2.1 SS模型最佳匝数求解 | 第31-32页 |
3.2.2 SP模型最佳匝数求解 | 第32-33页 |
3.2.3 最佳匝数仿真与实验验证 | 第33-35页 |
3.3 线圈对接收电压波动的影响分析 | 第35-39页 |
3.3.1 矩形线圈的自感与互感 | 第35-36页 |
3.3.2 刀柄旋转时的线圈互感分析 | 第36-39页 |
3.3.3 刀柄供电线圈匝数的确定 | 第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智能刀柄供电的关键电路设计 | 第40-54页 |
4.1 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 第40-41页 |
4.2 高频电源研制 | 第41-45页 |
4.2.1 E类逆变电路设计 | 第41-44页 |
4.2.2 E类逆变电路仿真与实验 | 第44-45页 |
4.3 刀柄供电逆变电路设计 | 第45-49页 |
4.3.1 基于E类逆变器的无线供电电路研究 | 第45-47页 |
4.3.2 刀柄供电逆变电路参数计算与仿真 | 第47-48页 |
4.3.3 刀柄供电逆变电路实验测试 | 第48-49页 |
4.4 辅助电路设计 | 第49-53页 |
4.4.1 方波发生电路 | 第49-50页 |
4.4.2 MOS管驱动电路 | 第50页 |
4.4.3 整流滤波电路拓扑结构选择 | 第50-52页 |
4.4.4 DC-DC电路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智能刀柄供电装置实验验证与分析 | 第54-61页 |
5.1 刀柄供电装置结构设计 | 第54-55页 |
5.2 刀柄非接触供电装置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55-60页 |
5.2.1 实验方案与实验平台 | 第56-57页 |
5.2.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6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