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成贵线玉京山隧道岩溶大厅综合治理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8页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内外岩溶灾害机理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外岩溶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区域工程地质概况 | 第18-26页 |
2.1 地形地貌 | 第18页 |
2.2 地层岩性 | 第18-20页 |
2.3 地质构造 | 第20页 |
2.4 地下水情况 | 第20-21页 |
2.5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 第21-25页 |
2.5.1 不良地质 | 第21-24页 |
2.5.2 特殊岩土 | 第24-25页 |
2.6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岩溶大厅工程地质勘察 | 第26-61页 |
3.1 工程地质测绘 | 第26-36页 |
3.1.1 岩溶上覆地表调查 | 第26-28页 |
3.1.2 岩溶大厅测绘 | 第28-31页 |
3.1.3 岩溶管道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的分析 | 第31-34页 |
3.1.4 岩溶水流量估算 | 第34-36页 |
3.2 综合物理勘探 | 第36-44页 |
3.2.1 物探基本方法介绍 | 第36-37页 |
3.2.2 综合物理勘探参数和实施 | 第37-39页 |
3.2.3 物探结果 | 第39-44页 |
3.3 工程地质勘探 | 第44-57页 |
3.3.1 钻孔勘探 | 第44-55页 |
3.3.2 岩溶洞壁结构面调查 | 第55-56页 |
3.3.3 动力触探 | 第56页 |
3.3.4 岩土水试验 | 第56-57页 |
3.4 小结 | 第57-61页 |
第4章 岩溶大厅的稳定性分析 | 第61-71页 |
4.1 溶洞洞壁稳定性评价 | 第61-64页 |
4.2 岩溶大厅填充物稳定性评价 | 第64-66页 |
4.2.1 计算地质模型 | 第64-65页 |
4.2.3 计算模型与参数 | 第65页 |
4.2.4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4.3 洞室的整体稳定性 | 第66-71页 |
4.3.1 ANSYS软件及有限元法的介绍 | 第66-67页 |
4.3.2 模型的建立 | 第67-68页 |
4.3.3 岸坡应力应变分析 | 第68-71页 |
第5章 岩溶大厅综合治理方案 | 第71-76页 |
5.1 暗河改道 | 第71-73页 |
5.1.1 改道方案 | 第71-72页 |
5.1.2 通道布置 | 第72-73页 |
5.2 溶洞大厅回填 | 第73页 |
5.2.1 回填原则 | 第73页 |
5.2.2 回填材料 | 第73页 |
5.3 桥梁跨越 | 第73-76页 |
5.3.1 桥梁结构 | 第74页 |
5.3.2 桥隧开挖 | 第74-76页 |
结论和建议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