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相关理论基础及关键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1.4.1 风险的定义 | 第13-14页 |
1.4.2 风险管理 | 第14页 |
1.4.3 税收风险管理 | 第1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6 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A市国税局税收风险管理的实践 | 第17-22页 |
2.1 A市国税局税收风险管理发展过程 | 第17页 |
2.2 A市国税局税收风险管理的现状 | 第17-22页 |
2.2.1 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框架基本建立 | 第17-19页 |
2.2.2 税征管信息化程度有所提升 | 第19-20页 |
2.2.3 税收风险分析识别体系基本建成 | 第20页 |
2.2.4 近三年A市国税局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成果 | 第20-22页 |
第三章 A市国税局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22-31页 |
3.1 A市国税局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7页 |
3.1.1 新老征管模式共存 | 第22-23页 |
3.1.2 权责划分不清晰 | 第23页 |
3.1.3 人力资源紧张 | 第23-26页 |
3.1.4 风险管理覆盖面不全 | 第26-27页 |
3.1.5 信息来源不够丰富、质量不高 | 第27页 |
3.2 A市国税局税收风险竹理问题分析 | 第27-31页 |
3.2.1 制度不健全成为改革发展阻力 | 第27-28页 |
3.2.2 人才建设制约风险管理提升 | 第28页 |
3.2.3 存在信息壁垒 | 第28-29页 |
3.2.4 税收风险管理模型比较简单 | 第29-30页 |
3.2.5 税收风险管理绩效评价不够合理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国内外税收风险管理经验 | 第31-38页 |
4.1 国外税收风险管理经验 | 第31-33页 |
4.1.1 美国税收风险管理经验 | 第31-33页 |
4.1.2 其他国家税收风险管理经验 | 第33页 |
4.2 国内税收风险管理经验 | 第33-34页 |
4.2.1 山东省国税局税收风险管理经验 | 第33-34页 |
4.2.2 江苏省国税局税收风险管理经验 | 第34页 |
4.3 税收风险管理实践的比较 | 第34-38页 |
4.3.1 组织机构设置 | 第34-35页 |
4.3.2 税法体系 | 第35页 |
4.3.3 数据质量与信息化水平 | 第35-37页 |
4.3.4 人力资源和工作量情况 | 第37-38页 |
第五章 A市国税税收风险管理的优化建议 | 第38-46页 |
5.1 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的顶层设计 | 第38-39页 |
5.1.1 加快修订《税收征管法》步伐 | 第38页 |
5.1.2 健全纳税信用等级制度 | 第38-39页 |
5.2 健全制度建设,深化税收风险管理认知 | 第39-40页 |
5.2.1 明确各层级管理机构和管理内容 | 第39-40页 |
5.2.2 加强风险管理规划,规范工作流程 | 第40页 |
5.2.3 明确权责边界 | 第40页 |
5.3 提高税收风险管理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和水平 | 第40-42页 |
5.4 加大信息管税的支撑力度,完善税收风险分析监控系统 | 第42-44页 |
5.4.1 夯实基础数据库 | 第42-43页 |
5.4.2 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 第43页 |
5.4.3 完善税收风险等级排序规则。 | 第43-44页 |
5.4.4 优化税收风险应对控制体系。 | 第44页 |
5.5 优化税收风险管理成果绩效评价体系 | 第44-46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46-47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46页 |
6.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1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