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前言 | 第7-23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8页 |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综述 | 第8-15页 |
| ·ICP-AES分析技术的发展 | 第8-9页 |
| ·原子发射光谱原理 | 第9-11页 |
| ·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简介 | 第11-13页 |
|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ICP-AES)方法特点 | 第13-15页 |
| ·氢化物发生器综述 | 第15-22页 |
| ·氢化物发生法简介 | 第15-18页 |
| ·氢化物发生原理 | 第18-20页 |
| ·氢化物的发生技术分类 | 第20-22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23-25页 |
| ·试剂 | 第23-24页 |
|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 ·样品处理 | 第24页 |
| ·试液制备 | 第24-25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1页 |
| ·酸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 ·硼氢化钠浓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 ·增敏剂的选择 | 第27-28页 |
| ·原剂的选择 | 第27-28页 |
| ·氧化剂的选择 | 第28页 |
| ·基体干扰与消除实验 | 第28-31页 |
| ·铝基体对测定的影响 | 第29页 |
| ·干扰消除实验 | 第29-31页 |
| 4 样品分析 | 第31-37页 |
| ·工作曲线的配制 | 第31页 |
| ·砷、汞混合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1页 |
| ·铅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1页 |
| ·测定 | 第31-36页 |
| ·仪器的工作参数的选择 | 第31-36页 |
| ·砷、汞的测定 | 第36页 |
| ·铅的测定 | 第36页 |
| ·分析结果的表述 | 第36-37页 |
| 5 分析方法的评定 | 第37-45页 |
| ·分要析方法精密度实验 | 第37-40页 |
| ·重复性 | 第37-39页 |
| ·允许差 | 第39-40页 |
| ·仪器稳定性实验 | 第40-41页 |
| ·样品加标回收实验 | 第41-43页 |
| ·填料用氢氧化铝加标回收结果 | 第41-42页 |
| ·拟薄水铝石加标回收结果 | 第42-43页 |
| ·各元素的检测限(样品中) | 第43-45页 |
| 6 结语 | 第45-47页 |
| 致谢 | 第47-4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