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2-17页 |
1.3.1 绿色施工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绿色度评价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20页 |
1.4.1 研究问题的界定 | 第1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2章 绿色施工技术绿色度评价理论基础 | 第20-28页 |
2.1 绿色施工技术绿色度内涵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2.1.1 绿色施工 | 第20页 |
2.1.2 绿色施工技术的内涵及特点 | 第20-21页 |
2.1.3 绿色度 | 第21-22页 |
2.1.4 绿色施工技术绿色度的内涵 | 第22页 |
2.2 绿色度评价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2.2.1 可持续发展 | 第22-23页 |
2.2.2 绿色生产理念 | 第23-24页 |
2.3 绿色施工技术评价方法选择 | 第24-26页 |
2.3.1 评价方法评述 | 第24-25页 |
2.3.2 评价方法选择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绿色施工技术绿色度评价模型 | 第28-50页 |
3.1 绿色施工技术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构建思路 | 第28-30页 |
3.1.1 绿色施工技术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28-29页 |
3.1.2 绿色施工技术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第29-30页 |
3.2 绿色施工技术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30-37页 |
3.2.1 环保性 | 第30-33页 |
3.2.2 经济性 | 第33-34页 |
3.2.3 社会效益 | 第34-35页 |
3.2.4 技术性 | 第35-36页 |
3.2.5 绿色施工技术绿色度评价初步指标体系 | 第36-37页 |
3.3 绿色施工技术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 第37-41页 |
3.3.1 绿色施工技术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思路 | 第37-39页 |
3.3.2 优化后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39-41页 |
3.4 绿色施工技术绿色度评价模型 | 第41-49页 |
3.4.1 评价对象筛选机制 | 第41-42页 |
3.4.2 基于改进的综合指数法的绿色度计算方法 | 第42-49页 |
3.4.2.1 改进的综合指数法 | 第42-44页 |
3.4.2.2 指标权重确定 | 第44-48页 |
3.4.2.3 绿色度指数计算 | 第48-49页 |
3.4.3 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 第49页 |
3.4.4 绿色度评价标准 | 第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绿色施工技术绿色度评价模型应用 | 第50-64页 |
4.1 案例选取 | 第50页 |
4.2 应用绿色度评价模型评价过程 | 第50-61页 |
4.2.1 模板技术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0-52页 |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2-55页 |
4.2.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55-60页 |
4.2.3.1 定性指标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55-58页 |
4.2.3.2 定量指标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58-60页 |
4.2.4 绿色度指数的计算 | 第60-61页 |
4.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 1:模板技术绿色度指标影响关系调查表 | 第70-72页 |
附录 2:模板技术判断矩阵专家打分表 | 第72-75页 |
附录 3:模板技术绿色度评价调查问卷 | 第75-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