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三割炬H型钢机器人切割装备系统软件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7-9页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9-13页
        1.2.1 H 型钢机器人切割装备第9-10页
        1.2.2 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第10-11页
        1.2.3 轨迹规划第11-13页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基于组件的H型钢切割系统软件UML建模第14-28页
    2.1 引言第14页
    2.2 H 型钢切割系统结构特点第14-18页
        2.2.1 H 型钢切割系统机械结构第14-16页
        2.2.2 H 型钢切割系统电气结构第16-18页
    2.3 基于组件的H 型钢切割系统软件UML 建模第18-27页
        2.3.1 H 型钢切割过程分析第18页
        2.3.2 用户案例模型第18页
        2.3.3 用户案例的事件流和类图第18-21页
        2.3.4 顺序图和协作图第21-24页
        2.3.5 状态转换图第24-25页
        2.3.6 COM 组件的实现第25-27页
    2.4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切割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及轨迹规划第28-46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H 型钢切割工艺研究第28-31页
        3.2.1 H 型钢坡口类型特点第28-29页
        3.2.2 切割机器人工艺路径规划第29-31页
    3.3 五自由度切割机器人建模及正运动学分析第31-34页
        3.3.1 数学模型建立第31-33页
        3.3.2 正运动学分析第33-34页
    3.4 五自由度切割机器人逆运动学分析第34-36页
        3.4.1 逆运动学分析第34-35页
        3.4.2 逆运动学仿真第35-36页
    3.5 轨迹规划第36-43页
        3.5.1 切割过程轨迹规划第36-37页
        3.5.2 基于时间最优的辅助过程轨迹规划第37-43页
    3.6 Matlab 编程仿真第43-45页
    3.7 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系统软件数控加工程序生成方法第46-59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H 型钢坡口类型建模第46-51页
        4.2.1 H 型钢的标准化第46-47页
        4.2.2 H 型钢坡口类型及其特点第47-48页
        4.2.3 坡口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8-51页
    4.3 基于COM 的数据库组件建立第51-55页
        4.3.1 数据库与SQL第51页
        4.3.2 数据库COM 组件的建立第51-54页
        4.3.3 SQL 在数据组件的应用第54-55页
        4.3.4 数据存储第55页
    4.4 双向链表及数控程序生成第55-58页
    4.5 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H型钢切割系统软件的测试和实验第59-64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实验条件及设备第59-60页
    5.3 实验内容第60-63页
    5.4 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5页
    6.1 结论第64页
    6.2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文地名的自动识别和标准化
下一篇:头孢菌素类新化合物的开发和生物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