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与各国贸易关系论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财政政策协调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目的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0-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2-14页
        1.2.3 对中国-东盟财政政策协调研究的现状评述第14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第14-17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6页
        1.3.2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重点第17页
        1.4.1 独创及新颖之处第17页
        1.4.2 重点解决的问题第17页
    1.5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6 研究的局限性第18页
2 自由贸易区财政政策协调的理论分析第18-24页
    2.1 自由贸易区财政政策协调的内涵第18-20页
        2.1.1 协调的内涵第19页
        2.1.2 自由贸易区财政政策协调的内涵第19-20页
    2.2 自由贸易区财政政策协调的必然性第20-22页
        2.2.1 财政政策协调是抑制自贸区财政政策溢出效应的有效方式第20-21页
        2.2.2 财政政策协调是抑制自由贸易区市场失灵的有效途径第21-22页
        2.2.3 财政政策协调是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第22页
    2.3 自由贸易区财政政策协调的目标第22-24页
        2.3.1 促进自贸区经济稳定增长第22-23页
        2.3.2 促进自贸区资本等要素的自由流动第23页
        2.3.3 改进自贸区各成员国的收入分配格局第23页
        2.3.4 防范和控制自贸区各成员国的主权债务危机第23-24页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财政政策协调的现状第24-52页
    3.1 税收政策协调现状第24-36页
        3.1.1 税收政策的差异性第25-32页
        3.1.2 税收政策协调的现状分析第32-34页
        3.1.3 税收政策协调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4-36页
    3.2 投资政策协调现状第36-49页
        3.2.1 直接投资的差异性分析第36-46页
        3.2.2 直接投资协调的现状分析第46-48页
        3.2.3 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分析第48-49页
    3.3 国际债务政策协调现状第49-52页
        3.3.1 中国-东盟国际债务的差异性第49-51页
        3.3.2 国际债务协调的现状分析第51-52页
4 欧盟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财政政策协调的经验启示第52-61页
    4.1 欧盟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第52-53页
        4.1.1 根本原因第52页
        4.1.2 直接原因第52页
        4.1.3 内在原因第52-53页
        4.1.4 外部原因第53页
    4.2 欧盟财政政策协调存在的缺陷第53-59页
        4.2.1 统一的货币政策分散的财政政策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第53-54页
        4.2.2 欧盟财政预算存在明显不足第54-55页
        4.2.3 欧盟财政负债标准是各成员国政治妥协的产物第55-56页
        4.2.4 欧盟的财政赤字率限制了各成员国财政政策的反周期性调节作用第56-57页
        4.2.5 欧盟财政负债标准没有切实遵循各成员国经济的周期性第57-58页
        4.2.6 欧盟针对《马约》和《稳约》的制裁措施弱化第58-59页
    4.3 对中国-东盟自贸区财政政策协调的经验启示第59-61页
        4.3.1 财政政策协调是即贸易政策和金融政策协调之后的必然选择第59页
        4.3.2 区域财政政策的协调步骤应坚持逐步推进、由浅入深第59-60页
        4.3.3 同时推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进程第60页
        4.3.4 科学界定财政负债标准的内涵第60-61页
        4.3.5 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财政政策协商的权利仲裁机构第61页
5 财政政策协调的对策建议第61-65页
    5.1 强化政府在财政政策协调中的主体定位第62页
    5.2 设立财政政策协调机构,强化财政政策协调机制建设第62-63页
    5.3 致力于建立一体化、制度化的财政政策协调机制和制度第63页
    5.4 推行财政政策协调的试点化进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第63-64页
    5.5 中国应承担起自由贸易区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第64-65页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附录第69-70页
后记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芍中农残的色谱—质谱检测及手性农药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方法研究
下一篇:滥用职权罪主观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