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住房保障制度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6-25页 |
·住房的属性和住房保障制度 | 第16-20页 |
·住房的自然属性 | 第16页 |
·住房的社会属性 | 第16-17页 |
·住房保障制度 | 第17-20页 |
·低收入群体的界定 | 第20-21页 |
·低收入群体的界定 | 第20页 |
·我国城镇低收入群体的界定 | 第20-21页 |
·住房保障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21-25页 |
·国家干预理论 | 第21-23页 |
·公平效率理论 | 第23页 |
·住房"过滤"理论 | 第23-25页 |
第3章 我国城镇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制度现状及问题 | 第25-38页 |
·现行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制度 | 第25-31页 |
·廉租住房制度 | 第25-27页 |
·经济适用房制度 | 第27-30页 |
·公积金制度 | 第30-31页 |
·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1-38页 |
·廉租住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1-34页 |
·经济适用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36页 |
·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6-38页 |
第4章 国外及其他地区住房保障制度与启示 | 第38-45页 |
·国外及其他地区的住房保障制度 | 第38-41页 |
·英国住房保障制度的特点 | 第38-39页 |
·美国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制度 | 第39-40页 |
·新加坡"组屋"与住房公积金制度 | 第40-41页 |
·中国香港的"公屋" | 第41页 |
·国外及其他地区的住房保障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41-45页 |
·确定政府在住房保障中主导地位 | 第41-42页 |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制 | 第42页 |
·要实现住房保障的法制化 | 第42-43页 |
·住房保障体制的运行方式要因地制宜 | 第43-45页 |
第5章 完善城镇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45-52页 |
·完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 | 第45-47页 |
·坚持以廉租住房为主,扩大覆盖面 | 第45页 |
·稳定资金来源,扩大融资渠道 | 第45-46页 |
·建立公共租赁房,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 | 第46-47页 |
·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 | 第47-49页 |
·规范保障对象,制定建房标准 | 第48页 |
·完善退出机制 | 第48页 |
·开放二级市场,扩大房源 | 第48页 |
·引导需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 第48-49页 |
·改革公积金制度 | 第49页 |
·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 | 第49页 |
·拓展住房公积金使用途径,增强住房保障作用 | 第49页 |
·加强公积金的监督管理 | 第49页 |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的配套措施 | 第49-52页 |
·建立住房保障法 | 第49-50页 |
·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 第50页 |
·配套政策的不断完善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