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论文

从社队企业到乡镇企业的转变: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小五金业研究(1970-1989)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言第8-14页
    1、研究缘起第8-11页
        1) 关于考察地域的说明第10页
        2) 关于时间段的说明第10-11页
    2、学术史回顾第11-13页
    3、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第13-14页
第二章 社队企业在店口的兴起和发展第14-21页
    1、夹缝中生存:社队企业的兴起第14-16页
    2、计划经济的“野孩子”:社队企业的发展第16-21页
        1) 资金筹措第18-19页
        2) 原料供给第19页
        3) 技术支持第19页
        4) 市场开拓第19-21页
第三章 从社队企业到乡镇企业的转变第21-35页
    1、乡办企业:“乡办”的企业第21-26页
    2、村办企业:生存的多个面相第26-28页
    3、家庭工业:能人带动的模仿经济第28-32页
    4、“五金之乡”的形成第32-35页
        1) “穷则思变”第32-33页
        2) 强悍能干的带头人第33页
        3) 地缘关系第33页
        4) 准入度低第33-34页
        5) 时代机遇第34页
        6) 政府政策的引导第34-35页
第四章 走向“工业化”:两个典型村庄的演变第35-42页
    1、吴家塔:当“集体主义”遭遇“市场经济”第35-39页
        1) 勤勤恳恳学大寨第35-36页
        2) 集体企业的开办与倒闭第36-38页
        3) 个私经济浪潮第38-39页
    2、店口六村:“逃荒村”变“供销村”第39-42页
        1) 逃荒到江西第39页
        2) 走遍天下的供销员第39-42页
第五章 结语第42-47页
    1、中央、地方与个人的博弈第42-45页
    2、乡办企业、村办企业与家庭工业的对峙第45-47页
附录一:农村工业大事记第47-51页
附录二:口述访谈整理稿第51-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1页
后记第121-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软实力现状研究--以孔子学院为例
下一篇:越南学生习得汉语介词“给”的情况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