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7页 |
1.1 引言 | 第15-16页 |
1.2 有机溶剂体系的分离 | 第16-17页 |
1.2.1 精馏法 | 第16页 |
1.2.2 吸附法 | 第16-17页 |
1.2.3 萃取法 | 第17页 |
1.3 离子液体分离有机溶剂体系 | 第17-29页 |
1.3.1 离子液体的结构 | 第17-18页 |
1.3.2 离子液体的性质 | 第18-22页 |
1.3.2.1 熔点 | 第18-19页 |
1.3.2.2 密度和黏度 | 第19页 |
1.3.2.3 热稳定性 | 第19-20页 |
1.3.2.4 溶解性 | 第20页 |
1.3.2.5 极性 | 第20页 |
1.3.2.6 线性溶剂化能模型(LSER)研究离子液体的性质 | 第20-22页 |
1.3.3 离子液体的常规应用 | 第22-25页 |
1.3.3.1 有机合成和催化领域 | 第22页 |
1.3.3.2 电化学领域 | 第22-23页 |
1.3.3.3 材料科学领域 | 第23页 |
1.3.3.4 环境工程领域 | 第23页 |
1.3.3.5 分离领域 | 第23-25页 |
1.3.4 离子液体作为有机溶剂体系分离的萃取剂 | 第25-29页 |
1.3.4.1 烷烃/芳烃体系 | 第25-27页 |
1.3.4.2 烷烃或烯烃/醇体系 | 第27页 |
1.3.4.3 醇/醚体系 | 第27-28页 |
1.3.4.4 烷烃/烯烃体系 | 第28-29页 |
1.4 气相色谱法研究离子液体中有机溶剂的热力学分配行为 | 第29-33页 |
1.4.1 填充柱气相色谱法 | 第30-31页 |
1.4.2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 第31-33页 |
1.4.3 毛细管柱在热力学分配参数测定领域的应用现状 | 第33页 |
1.5 本文研究思路 | 第33-37页 |
第2章 毛细管柱精确测定热力学分配参数的方法研究 | 第37-59页 |
2.1 前言 | 第37页 |
2.2 离子液体毛细管柱的制备及评价 | 第37-48页 |
2.2.1 实验部分 | 第37-43页 |
2.2.1.1 实验试剂、材料和仪器 | 第38页 |
2.2.1.2 实验步骤 | 第38-43页 |
2.2.2 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2.2.2.1 毛细管内壁沉积的氯化钠微晶颗粒 | 第43-44页 |
2.2.2.2 离子液体毛细管柱的性能考察 | 第44-48页 |
2.3 毛细管柱精确测定热力学分配参数 | 第48-57页 |
2.3.1 无限稀释活度系数计算新方程 | 第48-51页 |
2.3.2 分配-吸附共存下热力学分配参数的计算 | 第51-54页 |
2.3.3 毛细管柱测定无限稀释活度系数的误差分析 | 第54-5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3章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研究[bmim][PF_6]中有机溶剂的热力学分配 | 第59-87页 |
3.1 前言 | 第59-6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0-68页 |
3.2.1 实验试剂、材料和仪器 | 第60页 |
3.2.2 实验步骤与方法 | 第60-68页 |
3.2.2.1 溶质的选择 | 第61-63页 |
3.2.2.2 溶质进样方式 | 第63页 |
3.2.2.3 死时间的测定 | 第63-64页 |
3.2.2.4 溶质保留时间的测定 | 第64页 |
3.2.2.5 载气流速对保留体积的影响 | 第64页 |
3.2.2.6 吸附的校正 | 第64-66页 |
3.2.2.7 无限稀释活度系数γ~∞计算中涉及的物化参数 | 第66-6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8-84页 |
3.3.1 有机溶剂在[bmim][PF_6]中的热力学分配参数 | 第68-76页 |
3.3.2 实验数据与文献数据的比较 | 第76-79页 |
3.3.3 LSER关联[bmim][PF_6]的性质 | 第79-83页 |
3.3.3.1 LSER的关联功能 | 第79-81页 |
3.3.3.2 LSER的预测功能 | 第81-82页 |
3.3.3.3 LSER的解释功能 | 第82-83页 |
3.3.4 [bmim][PF_6]对烷烃/芳烃体系的分离选择性 | 第83-8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4-87页 |
第4章 有机溶剂在阴离子含氰基离子液体中的热力学分配行为 | 第87-109页 |
4.1 前言 | 第87-8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8-90页 |
4.2.1 实验试剂、材料和仪器 | 第88-89页 |
4.2.2 实验步骤与方法 | 第89-90页 |
4.2.2.1 阴离子含氰基离子液体的选择 | 第89-90页 |
4.2.2.2 [bmim][dca]中的热力学分配参数测定 | 第9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90-106页 |
4.3.1 有机溶剂在[bmim][dca]中的热力学分配参数 | 第90-96页 |
4.3.2 LSER关联[bmim][dca]的性质 | 第96-98页 |
4.3.3 阴离子含氰基离子液体对有机溶剂体系的分离选择性 | 第98-106页 |
4.3.3.1 烷烃/芳烃体系 | 第98-100页 |
4.3.3.2 烷烃或烯烃/醇体系 | 第100-103页 |
4.3.3.3 醇/醚体系 | 第103-105页 |
4.3.3.4 烷烃/烯烃体系 | 第105-10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6-109页 |
第5章 有机溶剂在阳离子含氰基离子液体中的热力学分配行为 | 第109-135页 |
5.1 前言 | 第109-11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10-113页 |
5.2.1 实验试剂、材料和仪器 | 第110页 |
5.2.2 实验步骤与方法 | 第110-113页 |
5.2.2.1 [(CP)_2im][NTf_2]的合成 | 第110-112页 |
5.2.2.2 [(CP)_2im][NTf_2]的密度、黏度测定 | 第112-113页 |
5.2.2.3 阳离子含氰基离子液体的选择 | 第113页 |
5.2.2.4 [(CP)_2im][NTf_2]中的热力学分配参数测定 | 第11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13-133页 |
5.3.1 不同温度下[(CP)_2im][NTf_2]的密度和黏度 | 第113-115页 |
5.3.2 有机溶剂在[(CP)_2im][NTf_2]中的热力学分配参数 | 第115-121页 |
5.3.3 LSER关联[(CP)_2im][NTf_2]的性质 | 第121-123页 |
5.3.4 阳离子含氰基离子液体对有机溶剂体系的分离规律 | 第123-133页 |
5.3.4.1 烷烃/芳烃体系 | 第123-125页 |
5.3.4.2 烷烃或烯烃/醇体系 | 第125-128页 |
5.3.4.3 烷烃/烯烃体系 | 第128-129页 |
5.3.4.4 共沸物体系 | 第129-13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5-139页 |
6.1 结论 | 第135-137页 |
6.2 展望 | 第137-139页 |
附录 | 第139-145页 |
附录1:60种有机溶剂的LSER模型溶质描述子 | 第139-141页 |
附录2:有机溶剂在30、40、50℃下的饱和蒸汽压、摩尔体积、第二维里系数以及混合第二维里系数 | 第141-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7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