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论文

基于二元水循环的河流生态需水量质综合评价--以荣县流域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4-15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2章 基于二元水循环的河流生态需水原理第18-23页
   ·现有生态需水量的概念第18-19页
   ·二元水循环的河流生态需水的概念以及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二元"水循环的概念第19页
     ·研究二元水循环的河流生态需水的目的第19-20页
     ·研究二元水循环的河流生态需水的意义第20页
   ·拟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第20-23页
第3章 荣县水资源水量与水质现况调查评价第23-29页
   ·自然环境概况第23-24页
     ·地理位置第23页
     ·地形地貌第23页
     ·气温气候第23-24页
   ·水资源量及其利用情况第24-26页
     ·河流及水系第24-26页
     ·水资源总量第26页
   ·荣县河流流域的分区第26-27页
   ·荣县水资源利用现状第27-29页
     ·水资源数量评价第27-28页
     ·水资源质量评价第28-29页
第4章 荣县流域河道生态需水量质联合评价第29-37页
   ·河流生态需水量的水量和水质模型第29-32页
     ·河流生态需水量的水量计算模型第29页
     ·河流生态需水量的水质计算模型第29-30页
     ·河流生态需水量的量的评价第30-31页
     ·河流生态需水量的质的评价第31页
     ·河流生态需水量的量与质的联合评价第31-32页
   ·河流生态需水量的量质评价步骤第32-33页
     ·确定评价基准年和要计算的河流第32页
     ·确定地表径流量和取水量第32-33页
   ·确定评价基准年和计算的流域第33页
   ·确定各子流域生态用水所占的比例第33-34页
   ·生态需水在量上的评价第34页
   ·生态需水在质上是否满足的评价第34页
   ·生态需水的二元量质联合评价第34-35页
   ·评价结果与分析第35-37页
第5章 荣县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对策第37-41页
   ·加强对河流流域的污染防治管理第37-39页
     ·严控制各类点源污染排放第37页
     ·加强对面源污染防治第37-38页
     ·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第38-39页
   ·加强对河流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加强河流流域外的生态恢复措施第39页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第39页
     ·林业生态恢复工程第39页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致谢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S和GIS技术的三峡库区消落带动态监测
下一篇:某车型排气系统疲劳耐久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