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的提出 | 第11-14页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3页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 第14-15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的相关基础知识 | 第17-27页 |
2.1 永磁同步电机简介 | 第17-19页 |
2.1.1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 | 第17-18页 |
2.1.2 永磁同步电机的特点 | 第18-19页 |
2.1.3 永磁同步电机的分类 | 第19页 |
2.2 坐标变换 | 第19-22页 |
2.2.1 三相静止坐标系(A-B-C轴系) | 第20页 |
2.2.2 两相静止坐标系(α-β轴系) | 第20-21页 |
2.2.3 两相旋转坐标系(d-q轴系) | 第21页 |
2.2.4 三相静止坐标系与两相静止坐标系间的变换(3s/2s) | 第21-22页 |
2.2.5 两相静止坐标系与两相旋转坐标系间的变换(2s/2r) | 第22页 |
2.3 数学模型 | 第22-26页 |
2.3.1 永磁同步电机A-B-C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 第23-24页 |
2.3.2 永磁同步电机α-β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 第24-25页 |
2.3.3 永磁同步电机d-q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 第27-41页 |
3.1 模糊控制系统组成及原理 | 第27-29页 |
3.1.1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 | 第27-28页 |
3.1.2 模糊控制系统的原理 | 第28-29页 |
3.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29-34页 |
3.2.1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 第29-30页 |
3.2.2 模糊控制器的参数设定 | 第30-31页 |
3.2.3 模糊控制器的实现步骤 | 第31-34页 |
3.3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方法研究 | 第34-37页 |
3.3.1 PID控制实现原理 | 第34-35页 |
3.3.2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设计 | 第35页 |
3.3.3 PID参数整定原则及控制规则表的建立 | 第35-37页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7-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基于模糊滑模的PMSM设计与仿真 | 第41-55页 |
4.1 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及特性 | 第41-44页 |
4.1.1 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 | 第41-43页 |
4.1.2 滑模变结构控制特性 | 第43-44页 |
4.2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及仿真 | 第44-49页 |
4.2.1 积分式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 第44-48页 |
4.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8-49页 |
4.3 模糊滑模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 第49-54页 |
4.3.1 模糊滑模调节器的设计 | 第49-53页 |
4.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系统的数字化实现 | 第55-69页 |
5.1 系统的总体架构 | 第55-56页 |
5.2 系统的实现平台 | 第56-58页 |
5.2.1 核心芯片选取 | 第56-57页 |
5.2.2 软件开发环境 | 第57-58页 |
5.3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58-61页 |
5.3.1 主电路架设 | 第58页 |
5.3.2 重要外围电路简介 | 第58-61页 |
5.4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61-65页 |
5.4.1 系统程序流程 | 第61-63页 |
5.4.2 PI调节器参数控制 | 第63页 |
5.4.3 电机转速计算 | 第63-64页 |
5.4.4 SVM编程实现 | 第64-65页 |
5.5 系统实现及调试 | 第65-68页 |
5.5.1 系统实现 | 第65-66页 |
5.5.2 硬件调试 | 第66-6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9-70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