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法从盐湖卤水中提锂及制备碳酸锂的工艺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8页 |
1.1 金属锂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 第11-14页 |
1.1.1 锂的性质和用途 | 第11页 |
1.1.2 锂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 第11-14页 |
1.2 碳酸锂的生产工艺 | 第14-21页 |
1.2.1 从矿石中提取碳酸锂的生产工艺 | 第14-15页 |
1.2.2 从盐湖卤水中提取碳酸锂的生产工艺 | 第15-21页 |
1.3 国内外盐湖锂资源及开发现状 | 第21-25页 |
1.3.1 国内盐湖锂资源及开发现状 | 第21-23页 |
1.3.2 国外盐湖锂资源及开发现状 | 第23-25页 |
1.4 我国盐湖提锂的优势 | 第25-26页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6-28页 |
1.5.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6页 |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6-28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8-34页 |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28-29页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9页 |
2.3 实验步骤 | 第29-32页 |
2.4 样品的表征方法 | 第32-34页 |
3 CSU-200对锂吸附性能的研究 | 第34-43页 |
3.1 原理 | 第34页 |
3.2 吸附实验研究 | 第34-38页 |
3.2.1 pH值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2 吸附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3 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36页 |
3.2.4 初始锂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5 搅拌速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37页 |
3.2.6 CSU-200的循环吸附性能 | 第37页 |
3.2.7 其他离子对CSU-200选择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 吸附机理 | 第38-41页 |
3.3.1 吸附动力学分析 | 第38-40页 |
3.3.2 吸附热力学分析 | 第40-41页 |
3.4 解析实验 | 第41-42页 |
3.4.1 盐酸浓度 | 第41-42页 |
3.4.2 解析时间 | 第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CSU-200对卤水中锂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43-52页 |
4.1 卤水的物理性质 | 第43-44页 |
4.2 静态吸附性能研究 | 第44-46页 |
4.3 上柱吸附实验研究 | 第46-47页 |
4.4 吸附后水洗实验研究 | 第47-48页 |
4.5 解析实验研究 | 第48页 |
4.6 解析后水洗实验研究 | 第48-49页 |
4.7 吸附工艺流程的确定 | 第49-5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锂解析液深度除镁和蒸发浓缩研究 | 第52-58页 |
5.1 氢氧化钠深度除镁 | 第52-56页 |
5.1.1 除镁原锂 | 第52页 |
5.1.2 NaOH除镁单因素实验研究 | 第52-55页 |
5.1.3 NaOH除镁正交实验研究 | 第55-56页 |
5.2 蒸发浓缩实验 | 第56-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碳酸锂的制备 | 第58-65页 |
6.1 碳酸钠沉锂的原理 | 第58页 |
6.2 碳酸钠沉锂单因素实验研究 | 第58-62页 |
6.2.1 碳酸钠加料方式的选择 | 第58页 |
6.2.2 搅拌速度对沉锂反应的影响 | 第58页 |
6.2.3 溶液锂浓度对锂收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6.2.4 碳酸钠用量对锂收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6.2.5 反应时问对锂收率的影响 | 第60页 |
6.2.6 反应温度对锂收率的影响 | 第60-61页 |
6.2.7 陈化时间对锂收率的影响 | 第61页 |
6.2.8 洗水量对钠洗脱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6.3 碳酸钠沉锂的正交实验 | 第62-63页 |
6.4 碳酸锂样品表征 | 第6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7 中试试验 | 第65-72页 |
7.1 中试试验设备及装置 | 第65-67页 |
7.2 结果和讨论 | 第67-70页 |
7.2.1 吸附法提锂 | 第67-68页 |
7.2.2 制备碳酸锂 | 第68-70页 |
7.3 成本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 第70-71页 |
7.4 环保分析 | 第71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8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