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房地产经济论文

“虚假按揭”的成因及防范研究

概要第1-8页
Essentials第8-12页
前言第12-13页
1. 虚假按揭的产生及其主要形式第13-24页
   ·虚假按揭贷款产生的环境第13-16页
     ·根源:"资金"的窘境第13-15页
     ·按揭贷款的概念及其优势第15-16页
   ·银行提供按揭贷款的主要流程及风险第16-19页
     ·项目准入阶段第17页
     ·贷款受理和审批阶段第17-18页
     ·贷款发放阶段第18页
     ·抵押办理阶段第18-19页
   ·虚假按揭贷款的主要形式第19-24页
     ·通过购买虚假的房屋骗取按揭贷款第19-21页
     ·利用真实的未销售房屋套取按揭贷款第21-22页
     ·通过虚假的房屋交易行为取得按揭贷款第22-24页
2. 虚假按揭的主要成因第24-38页
   ·房地产行业制度层面的缺陷第24-28页
     ·房地产供给制度不合理第24-27页
     ·商品房预售制度存在弊端第27-28页
   ·金融管理层面的缺陷第28-31页
     ·货币政策调控未充分考虑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性第29-30页
     ·按揭贷款金额确定方式过于依赖商品房成交价格第30-31页
   ·银行经营层面的缺陷第31-38页
     ·个人贷款产品设计不合理第31-33页
     ·房屋交易信息来源有限,银行对信息真实性难以核实第33-35页
     ·对借款人工作单位、收入情况调查手段有限第35-36页
     ·住房按揭贷款的担保方式不利于控制虚假按揭第36-38页
3. 虚假按揭的防范第38-44页
   ·当前商业银行应采取的具体防范措施第38-40页
     ·逐步转换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第38-39页
     ·加强产品创新,细化个人贷款产品设计第39页
     ·通过多种途径强化房屋按揭贷款风险管理措施第39-40页
   ·未来金融管理层面应进行的调整第40-41页
     ·采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结合的方式调控房地产行业第40-41页
     ·制定更加科学的房屋按揭贷款抵押物价值和贷款金额的确定方法第41页
   ·最终解决之道——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制度改革第41-44页
     ·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市场化改革第42页
     ·土地供应方式改革第42-43页
     ·商品房销售制度改革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5页
后记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A股IPO首日收益率研究--基于新股发行制度演变的视角
下一篇:六西格玛在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