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第11-13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2章 智能 UDDI 模型相关技术简介 | 第15-22页 |
2.1 UDDI 技术简介 | 第15-19页 |
2.1.1 UDDI 工作原理 | 第15-17页 |
2.1.2 UDDI 注册中心的数据类型 | 第17-18页 |
2.1.3 OWL-S 对 UDDI 的语义扩展 | 第18-19页 |
2.2 P2P 技术简介 | 第19-21页 |
2.2.1 结构化 P2P 系统 | 第19-20页 |
2.2.2 JXTA 简介 | 第20-21页 |
2.3 多 Agent 系统简介 | 第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基于 finger table 的 Chord 路由改进算法 | 第22-28页 |
3.1 Chord 协议简介 | 第22-23页 |
3.2 原始 Chord 算法分析及弊端 | 第23-25页 |
3.2.1 Chord 关键字查找及效率分析 | 第23-24页 |
3.2.2 原始 Chord 路由算法存在的弊端 | 第24-25页 |
3.3 改进的 Chord 路由算法 | 第25-26页 |
3.3.1 CA-Chord 算法具体实现细则 | 第25-26页 |
3.4 CA-Chord 算法的效果 | 第26页 |
3.5 仿真实验及结果 | 第26-2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基于 MAS 的 UDDI 注册中心模型的研究 | 第28-48页 |
4.1 智能模型结构研究 | 第28-30页 |
4.2 模型在 P2P 网络上的部署 | 第30-31页 |
4.3 智能 UDDI 设计 | 第31-37页 |
4.3.1 Agent 形式化表示 | 第31页 |
4.3.2 多 Agent 系统各模块主要功能介绍 | 第31-35页 |
4.3.2.1 MAS 内 Agent 功能说明 | 第32-35页 |
4.3.2.2 数据库 | 第35页 |
4.3.2.3 通信转换接口 | 第35页 |
4.3.3 领域管理 UDDI | 第35-37页 |
4.4 服务发布、发现及调用的流程 | 第37-40页 |
4.4.1 服务发布过程 | 第38-39页 |
4.4.2 服务发现及调用过程 | 第39-40页 |
4.5 UDDI 模型系统设计 | 第40-47页 |
4.5.1 模型目标层次设计 | 第40-41页 |
4.5.2 角色交互图设计 | 第41-43页 |
4.5.3 创建 Agent 类图 | 第43-45页 |
4.5.4 智能 UDDI 系统的初步实现 | 第45-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智能 UDDI 模型下的服务发现方法 | 第48-68页 |
5.1 基于 WordNet 扩展的本体概念相似度匹配 | 第48-58页 |
5.1.1 WordNet 语义扩展的 Web 服务向量表示 | 第48-49页 |
5.1.2 WordNet 对服务文档的语义扩展 | 第49-55页 |
5.1.3 基于本体概念的语义相似度研究 | 第55-58页 |
5.2 层次聚类算法研究 | 第58-60页 |
5.3 基于 QOS 本体的服务匹配研究 | 第60-63页 |
5.4 基于本体的多级服务匹配方法研究 | 第63-65页 |
5.5 智能 UDDI 性能分析 | 第65-67页 |
5.5.1 模型性能度量指标 | 第65页 |
5.5.2 实验结果 | 第65-6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8页 |
6.2 未来的研究工作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