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6-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第6-7页 |
1.2 赤脚医生制度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7-9页 |
1.2.1 实用主义视角 | 第7页 |
1.2.2 医疗社会史视角 | 第7-8页 |
1.2.3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 | 第8-9页 |
1.3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第9-11页 |
1.3.1 研究视角和基本假设 | 第9-10页 |
1.3.2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第10页 |
1.3.3 定义与分类 | 第10-11页 |
1.4 实证研究情况简介 | 第11-12页 |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4.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2页 |
第2章 赤脚医生制度的历史演变 | 第12-19页 |
2.1 赤脚医生的制度演进 | 第12-15页 |
2.2 赤脚医生制度的产生 | 第15-19页 |
2.2.1 高层路线之争 | 第15-16页 |
2.2.2 农村医疗的实际需要 | 第16-17页 |
2.2.3 集体经济的支撑 | 第17-19页 |
第3章 国家建构的基层实践 | 第19-26页 |
3.1 个人健康与国家观念 | 第19-23页 |
3.1.1 疾病疗救与国家认同 | 第19-20页 |
3.1.2 地方感与有效性 | 第20-21页 |
3.1.3 国家对身体的控制 | 第21-23页 |
3.2 卫生防疫理念的引入 | 第23-24页 |
3.3 政治挂帅的医疗卫生事业 | 第24-26页 |
第4章 赤脚医生与政治动员 | 第26-33页 |
4.1 被动员的赤脚医生 | 第26-28页 |
4.2 赤脚医生动员群众 | 第28-29页 |
4.3 刚性政策的柔性实施者 | 第29-30页 |
4.4 赤脚医生的政治隐喻 | 第30-32页 |
4.5 科学与迷信之战 | 第32页 |
4.6 赤脚医生群像 | 第32-33页 |
第5章 基层国家建构的调整:赤脚医生的衰落和消失 | 第33-36页 |
5.1 赤脚医生的衰落和消失 | 第33-35页 |
5.2 未来展望:基层国家建构与中国基层医疗制度的变迁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附录 | 第41-44页 |
注释 | 第44-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