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纳米YSZ颗粒改性SOFC阳极的制备工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概述第10-12页
        1.2.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0-11页
        1.2.2 SOFC 的结构类型第11-12页
    1.3 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第12-16页
        1.3.1 SOFC 电解质第13-14页
        1.3.2 SOFC 阳极第14-15页
        1.3.3 SOFC 其他组件第15-16页
    1.4 SOFC 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1.4.1 多孔电极内孔径的优化第17页
        1.4.2 功能梯度的多层电极设计第17-18页
        1.4.3 在电极骨架上引入纳米颗粒第18-19页
    1.5 低温烧结技术第19页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实验材料、设备及实验方法第21-27页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21-22页
    2.2 实验材料制备方法第22-23页
    2.3 表征方法第23-27页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23-24页
        2.3.2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第24页
        2.3.3 X 射线衍射分析第24-25页
        2.3.4 孔隙率、致密度的测定第25页
        2.3.5 激光粒度分析第25-27页
第3章 NiO/YSZ 支撑体的制备第27-37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NiO/YSZ 阳极支撑体的制备第27-34页
        3.2.1 NiO/YSZ 阳极支撑体的制备过程第27-30页
        3.2.2 粘结剂的选择第30-31页
        3.2.3 预烧温度对阳极收缩率的影响第31-34页
    3.3 石墨造孔剂添加量的影响第34-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纳米 YSZ 渗透层的旋涂制备第37-48页
    4.1 引言第37-38页
    4.2 纳米 YSZ 颗粒渗透层的制备过程第38-45页
        4.2.1 纳米 YSZ 浆料的配置第38-41页
        4.2.2 EC 添加量对纳米颗粒渗透层的影响第41-43页
        4.2.3 YSZ 纳米颗粒添加量的影响第43-44页
        4.2.4 旋涂次数对纳米颗粒渗透层的影响第44-45页
    4.3 烧结温度对纳米颗粒渗透层的影响第45-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Bi_2O_3掺杂 YSZ 电解质薄膜的制备第48-59页
    5.1 引言第48页
    5.2 Bi_2O_3掺杂 YSZ 电解质薄片的制备第48-54页
        5.2.1 Bi_2O_3掺杂 YSZ 电解质薄片的制备过程第48-49页
        5.2.2 烧结方式对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第49-50页
        5.2.3 Bi_2O_3掺杂量对致密度的影响第50-52页
        5.2.4 烧结温度对致密度的影响第52-54页
    5.3 旋涂法制备 Bi_2O_3掺杂 YSZ 基电解质薄膜第54-58页
        5.3.1 电解质薄膜的制备第54-56页
        5.3.2 旋涂速度的电解质层厚度的影响第56-57页
        5.3.3 旋涂次数的影响第57-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4-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潍坊地区农业发展中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下一篇:面向风力机叶片的小插片翼型气动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