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9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6-7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7-9页 |
第二章 半桥串联谐振中频电源 | 第9-24页 |
2.1 串联谐振电路分析 | 第9-12页 |
2.1.1 串联谐振电路品质因数与电压的关系 | 第10-11页 |
2.1.2 串联谐振电路品质因数与功率的关系 | 第11-12页 |
2.2 半桥串联谐振中频电源 | 第12-23页 |
2.2.1 半桥串联谐振中频电源的电路结构 | 第13-14页 |
2.2.2 半桥串联谐振中频电源(不加续流二极管)工作过程分析 | 第14-16页 |
2.2.3 半桥串联谐振中频电源电压累积过程分析 | 第16-20页 |
2.2.4 半桥串联谐振中频电源(加续流二极管)工作过程分析 | 第20-23页 |
2.3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续流二极管的作用及影响 | 第24-35页 |
3.1 续流二极管的作用 | 第24-25页 |
3.2 续流二极管对电路的影响 | 第25-34页 |
3.2.1 产生小环流延缓晶闸管的关断 | 第25-31页 |
3.2.2 引起尖峰电流 | 第31-33页 |
3.2.3 引起尖峰电压 | 第33-34页 |
3.3 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低Q值中频电源 | 第35-41页 |
4.1 低Q值中频电源的电路结构 | 第35-37页 |
4.2 低Q值中频电源工作过程定性分析 | 第37-40页 |
4.2.1 接零线滤波电抗器工作过程分析 | 第37-38页 |
4.2.2 不接零线滤波电抗器工作过程分析 | 第38-39页 |
4.2.3 两种连接方式的比较 | 第39-40页 |
4.3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续流二极管的取舍 | 第41-50页 |
5.1 在电路中增加第三电感 | 第41-43页 |
5.1.1 抑制小环流的持续时间 | 第41-42页 |
5.1.2 抑制电流尖峰 | 第42-43页 |
5.1.3 抑制电压尖峰 | 第43页 |
5.2 去除续流二极管 | 第43-45页 |
5.3 实验验证去掉续流二极管方案的可行性 | 第45-48页 |
5.4 小结 | 第48-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