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的流变性及其围岩支护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隧道工程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软岩隧道支护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页 |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隧道软弱围岩流变性质及本构模型研究 | 第17-34页 |
·软岩的分类 | 第17-19页 |
·工程软岩 | 第17页 |
·地质软岩 | 第17-18页 |
·地质软岩和工程软岩的关系 | 第18-19页 |
·软岩的性质 | 第19-20页 |
·工程性质 | 第19-20页 |
·力学性质 | 第20页 |
·软岩流变的本构关系研究 | 第20-23页 |
·本构方程 | 第21页 |
·蠕变方程 | 第21-22页 |
·卸载方程 | 第22-23页 |
·软岩隧道围岩流变分析 | 第23-31页 |
·流变问题的一般解法 | 第23-25页 |
·隧道围岩的流变分析 | 第25-31页 |
·酉水3号隧道的流变现象 | 第31-34页 |
3 隧道软弱围岩稳定性研究 | 第34-49页 |
·影响隧道软弱围岩稳定的地质环境因素 | 第34-40页 |
·内在因素的影响 | 第35-38页 |
·外部环境的影响 | 第38-40页 |
·软弱围岩失稳后的破坏性研究 | 第40-44页 |
·围岩失稳的因素 | 第40-42页 |
·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的基本类型 | 第42-44页 |
·围岩稳定性分析研究 | 第44-49页 |
·稳定性分析理论 | 第44-46页 |
·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46-49页 |
4 隧道软弱围岩的支护方法研究 | 第49-63页 |
·软弱围岩支护结构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 第49-57页 |
·锚杆的分类 | 第49页 |
·锚杆的作用 | 第49-50页 |
·锚杆破坏的影响因素 | 第50-51页 |
·支护结构的作用机理 | 第51-57页 |
·新奥法支护 | 第57-60页 |
·新奥法基本原理 | 第57页 |
·支护与围岩的力学模型 | 第57-58页 |
·支护阻力与围岩位移的关系 | 第58-60页 |
·隧道工程支护设计与分析 | 第60-63页 |
·支护结构特点 | 第60-61页 |
·支护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61-62页 |
·酉水3号隧道的支护设计 | 第62-63页 |
5 酉水3号隧道相似模型实验研究 | 第63-99页 |
·相似理论 | 第63-68页 |
·相似定理 | 第63-65页 |
·相似模拟实验理论基础 | 第65-66页 |
·相似理论设计原则 | 第66-68页 |
·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的模型设计 | 第68-70页 |
·试验原型 | 第68页 |
·试验的目的和内容 | 第68-69页 |
·试验方案 | 第69-70页 |
·软岩相似材料模型的制作 | 第70-72页 |
·模型的相似材料的选择方法 | 第70页 |
·相似配比的确定 | 第70-72页 |
·隧道模型的制作 | 第72页 |
·支护结构模型制作 | 第72-79页 |
·钢筋网模型制作 | 第73-74页 |
·混凝土衬砌模型制作 | 第74-76页 |
·注浆锚杆模型制作 | 第76-79页 |
·试验仪器的准备 | 第79-85页 |
·加载系统调试 | 第79-80页 |
·数据采集系统仪器调试 | 第80-82页 |
·测量系统仪器的调试和布置 | 第82-85页 |
·数据测量和数据分析 | 第85-99页 |
·数据测量 | 第85-86页 |
·数据分析 | 第86-99页 |
结论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