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型异步电机的电磁损耗建模和降耗措施的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课题的主要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 1.2 电磁损耗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2.1 铁芯损耗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2.2 铜耗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第2章 电磁损耗的分类研究 | 第16-27页 |
| 2.1 引言 | 第16页 |
| 2.2 铁芯损耗的研究与分析 | 第16-20页 |
| 2.2.1 磁滞损耗的产生机理 | 第16-17页 |
| 2.2.2 涡流损耗的产生机理 | 第17-20页 |
| 2.2.3 异常损耗的产生机理 | 第20页 |
| 2.3 铜耗的研究与分析 | 第20-26页 |
| 2.3.1 电机铜耗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21-22页 |
| 2.3.2 导条中非正弦电流的损耗分析 | 第22-26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电机铁耗计算模型 | 第27-44页 |
| 3.1 引言 | 第27页 |
| 3.2 交变铁耗计算模型 | 第27-32页 |
| 3.2.1 常系数三项式模型 | 第27-28页 |
| 3.2.2 变系数三项式模型 | 第28-29页 |
| 3.2.3 考虑局部磁滞损耗的模型 | 第29-31页 |
| 3.2.4 分析供电特征参数的模型 | 第31页 |
| 3.2.5 考虑集肤效应的铁耗模型 | 第31-32页 |
| 3.3 旋转铁耗计算模型 | 第32-42页 |
| 3.3.1 旋转磁化的磁滞损耗分析 | 第33-34页 |
| 3.3.2 旋转磁化的涡流损耗分析 | 第34-36页 |
| 3.3.3 旋转磁化铁耗的计算模型 | 第36-42页 |
| 3.4 交变与旋转铁耗计算的综合模型 | 第42-43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4章 电磁损耗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 第44-59页 |
| 4.1 引言 | 第44-45页 |
| 4.2 Ansoft 电磁场仿真软件简介 | 第45-47页 |
| 4.2.1 Maxwell 2D 求解器 | 第45页 |
| 4.2.2 RMxprt 求解器 | 第45-46页 |
| 4.2.3 Ansoft 求解中的边界条件 | 第46页 |
| 4.2.4 场计算器 | 第46-47页 |
| 4.3 铁耗综合计算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 第47-58页 |
| 4.3.1 铁芯磁化状况分析 | 第50-57页 |
| 4.3.2 铁芯损耗的计算 | 第57-5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5章 实验分析以及降耗措施研究 | 第59-64页 |
| 5.1 引言 | 第59页 |
| 5.2 电磁损耗计算模型的实验分析 | 第59-60页 |
| 5.3 降耗措施研究 | 第60-63页 |
| 5.3.1 改变定子槽型对损耗的影响 | 第60-62页 |
| 5.3.2 改变转子斜槽度对损耗的影响 | 第62页 |
| 5.3.3 改变转子导条材料对损耗的影响 | 第62-63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论文总结 | 第64-65页 |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