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

我国死刑复核制度的历史发展--以法律监督为视角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引言第7-8页
2 绪论第8-11页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页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8-9页
    2.3 研究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第9-11页
3 我国死刑复核制度在各个时期的主要内容第11-19页
    3.1 死刑复核制度起源的思想基础第11页
    3.2 古代死刑复核制度的发展演变第11-16页
    3.3 近代死刑复核制度归纳第16页
    3.4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我国的死刑复核制度第16-17页
    3.5 当前我国死刑复核制度简述第17-19页
4 死刑复核中的法律监督的发展历史第19-21页
    4.1 各时期死刑复核中的法律监督制度第19-20页
    4.2 法律监督在各时期死刑复核制度中如何发挥其作用第20页
    4.3 各时期死刑复核制度中法律监督的原则与标准第20-21页
5 死刑复核程序中法律监督的原因及必要性第21-24页
    5.1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影响第21页
    5.2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第21页
    5.3 权力制衡的现实要求第21-22页
    5.4 维护我国司法权威、落实我国死刑政策第22-24页
6 坚持发挥法律监督在死刑复核制度中监督作用的价值第24-27页
    6.1 古代死刑复核中的监督对社会统治的作用第24页
    6.2 近代法律监督在死刑复核中对维护阶级统治的意义第24-25页
    6.3 社会主义制度下死刑复核中法律监督的意义第25-27页
        6.3.1 体现我国法律制度对保护人权的重视第25-26页
        6.3.2 促进和完善宪政国家的建设第26页
        6.3.3 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体系化第26-27页
7 我国死刑复核中法律监督制度总结第27-30页
    7.1 当代死刑复核制中法律监督问题与以往相关问题的比较第27页
    7.2 当代死刑复核中法律监督的新特点第27页
    7.3 在死刑复核中当代法律监督方式的形成原因第27-28页
    7.4 当代法律监督在死刑复核制度中的未来发展趋势第28-30页
8 结语第30-31页
致谢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页

论文共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罚事后行为研究
下一篇:论借款人的权益保护--兼论我国相关立法的不足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