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锻造、锻压与锻工论文--锻造工艺论文

湿地履带板锻造工艺设计及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履带板产品特点分类及制造工艺第14-18页
        1.2.1 履带板产品特点分类第14-16页
        1.2.2 履带板产品制造工艺第16-18页
    1.3 履带板产品国内外发展概况与研究现状第18-21页
        1.3.1 履带板产品国内外发展总体概况第18-20页
        1.3.2 履带板产品成形技术研究现状第20-21页
    1.4 履带板锻造成形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1-22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2-25页
第二章 锻造成形有限元法理论基础第25-41页
    2.1 引言第25-30页
        2.1.1 有限元法基本思想和应用第26-27页
        2.1.2 有限元法的基本假设和基本方程第27-28页
        2.1.3 有限元法求解过程第28-30页
    2.2 有限元模拟在金属塑性成形中的应用第30-36页
        2.2.1 金属塑性成形过程研究方法第30-31页
        2.2.2 有限元模拟技术发展概况第31-33页
        2.2.3 有限元模拟技术在金属塑性成形中的应用第33-36页
    2.3 有限元模拟软件Deform第36-39页
        2.3.1 Deform软件简介第36页
        2.3.2 Deform软件的基本功能第36-37页
        2.3.3 Deform软件的系统结构第37-38页
        2.3.4 Deform进行数值模拟的基本流程第38-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湿地履带板锻造成形工艺分析和模具设计第41-57页
    3.1 引言第41-42页
    3.2 湿地履带板力学模型建立第42-43页
    3.3 湿地履带板锻造工艺分析第43-47页
        3.3.1 湿地履带板零件图绘制第43-45页
        3.3.2 湿地履带板锻件图的制定第45-47页
            3.3.2.1 锻件公差和加工余量第45页
            3.3.2.2 模锻斜度第45页
            3.3.2.3 圆角半径第45页
            3.3.2.4 技术条件第45-46页
            3.3.2.5 冷锻件图第46-47页
    3.4 设备吨位的确定第47-48页
    3.5 湿地履带板锻造模膛设计第48-52页
        3.5.1 终锻模膛设计第48-50页
            3.5.1.1 热锻件图的制定和绘制第48-49页
            3.5.1.2 决定飞边槽的型式和尺寸第49页
            3.5.1.3 确定终锻模腊形状第49-50页
        3.5.2 预锻模膛设计第50-52页
    3.6 坯料尺寸的确定第52-55页
        3.6.1 计算毛坯的设计第52-54页
        3.6.2 坯料体积的确定第54-55页
    3.7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湿地履带板锻造过程数值模拟第57-71页
    4.1 引言第57页
    4.2 湿地履带板锻造过程模拟思路第57-58页
    4.3 湿地履带板锻造过程数值模拟第58-69页
        4.3.1 有限元模型初始条件第60页
        4.3.2 金属流动规律分析第60-63页
        4.3.3 等效应变速率分析第63-65页
        4.3.4 应力场和应变场分析第65页
        4.3.5 锻件温度场分析第65-67页
        4.3.6 力能曲线第67-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五章 湿地履带板锻造工艺优化设计研究第71-89页
    5.1 引言第71-72页
        5.1.1 锤上模锻的特点第71-72页
        5.1.2 预制坯的设计原则第72页
    5.2 湿地履带板锻造工艺优化设计研究第72-86页
        5.2.1 湿地履带板锻造设计方案第72-81页
        5.2.2 湿地履带板制坯模具设计第81-85页
        5.2.3 模膛布排第85页
        5.2.4 锻模结构设计第85-86页
    5.3 本章小结第86-8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9-91页
    6.1 结论第89-90页
    6.2 展望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7页
致谢第97-9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第9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第99-100页
附件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滚珠丝杠感应加热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下一篇:工程机械用典型锻件锻造工艺模具设计及成形过程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