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铣削加工及铣床论文--程序控制铣床和数控铣床论文

俄罗斯数控铣床ΦΠ-37H3电气控制系统的数控改造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7页
    1.1 项目来源第13页
    1.2 数控机床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第13页
    1.3 机床数控改造概述第13-15页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页
    1.5 本章小结第15-17页
第二章 数控铣床改造的可行性分析第17-21页
    2.1 铣床的现状及数控改造的可行性分析第17-19页
    2.2 数控铣床ФΠ-37H3的基本技术参数第19页
    2.3 铣床的数控改造方案第19-20页
        2.3.1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第19-20页
        2.3.2 铣床PLC程序设计第20页
        2.3.3 驱动器的调试第20页
        2.3.4 NC的调试第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第21-37页
    3.1 硬件设计第21-30页
        3.1.1 数控系统的选型及功能介绍第21-25页
        3.1.2 伺服电机容量的选型第25-27页
        3.1.3 伺服驱动器容量的选型第27-28页
        3.1.4 电源模块容量的选型第28页
        3.1.5 主轴电机的选型第28-29页
        3.1.6 主轴变频器的选型第29-30页
    3.2 电路图设计第30-35页
        3.2.1 主电源回路的设计第30-31页
        3.2.2 控制电源电路的设计第31-32页
        3.2.3 接触器控制电路的设计第32-33页
        3.2.4 电磁阀控制电路图第33页
        3.2.5 主轴控制电路第33-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铣床PLC程序设计第37-67页
    4.1 SINUMERIK 802D sl PLC介绍第37-38页
    4.2 PLC输入输出信号的分配第38-40页
    4.3 主轴控制部分PLC控制程序的设计第40-44页
        4.3.1 主轴控制部分的流程图第40-41页
        4.3.2 主程序调用主轴控制子程序第41页
        4.3.3 主轴正转PLC控制程序的设计第41-42页
        4.3.4 主轴反转PLC控制程序的设计第42-43页
        4.3.5 主轴停止PLC控制程序的设计第43-44页
        4.3.6 主轴报警PLC控制程序的设计第44页
    4.4 伺服轴控制部分PLC程序的设计与编写第44-51页
        4.4.1 主程序调用轴控制子程序第44-45页
        4.4.2 轴脉冲使能、驱动使能PLC控制程序的设计第45-46页
        4.4.3 轴使能取消PLC控制程序的设计第46-47页
        4.4.4 伺服轴电机抱闸PLC控制程序的设计第47-49页
        4.4.5 各轴硬限位PLC控制程序的设计第49-51页
    4.5 液压系统控制部分PLC控制程序的设计第51-54页
        4.5.1 液压启动控制部分的流程图第51页
        4.5.2 主程序调用液压启动子程序第51-52页
        4.5.3 液压启动按键程序第52-53页
        4.5.4 液压启动程序第53页
        4.5.5 液压启动输出控制程序第53-54页
        4.5.6 液压电机报警程序第54页
    4.6 紧急停止控制部分PLC控制程序的设计第54-61页
        4.6.1 主程序调用紧急停止控制子程序第54-55页
        4.6.2 紧急停止激活PLC控制程序的设计第55-56页
        4.6.3 驱动上电PLC控制程序的设计第56-58页
        4.6.4 驱动下电时序PLC控制程序的设计第58-60页
        4.6.5 使能输出和状态显示第60-61页
        4.6.6 驱动器上电报警第61页
    4.7 主轴换挡PLC控制程序的设计第61-65页
        4.7.1 主轴换档控制流程图第61-62页
        4.7.2 主程序调用主轴换档控制子程序第62页
        4.7.3 换档允许条件程序第62-63页
        4.7.4 主轴换一档控制程序第63-64页
        4.7.5 主轴一档到位程序第64-65页
    4.8 联机调试第65页
    4.9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五章 驱动调试第67-75页
    5.1 驱动器的固件升级第67-70页
    5.2 驱动器的初始化第70-71页
    5.3 驱动自动配置第71-73页
    5.4 功率部件、编码器和电机的配置第73-74页
    5.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NC调试第75-81页
    6.1 驱动器模块定位端口设置第75页
    6.2 位置控制器配置第75-76页
    6.3 传动系统参数配置第76-77页
    6.4 坐标速度和加速度的设置第77页
    6.5 软限位的设置第77-78页
    6.6 数据备份第78-79页
        6.6.1 数据内部备份第78页
        6.6.2 数据外部备份第78-79页
    6.7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七章 总结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致谢第85-87页
作者简介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渣热焖处理系统的循环供水控制
下一篇: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轮廓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