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缩略词表 | 第14-16页 |
前言 | 第16-18页 |
实验一 “标本配穴”法电针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血清cTnT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18-29页 |
1 材料及方法 | 第18-22页 |
2 结果 | 第22-26页 |
3 讨论 | 第26-29页 |
实验二 “标本配穴”法电针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MDA、SOD、GSH-Px的影响 | 第29-36页 |
1 材料及方法 | 第29-32页 |
2 结果 | 第32-33页 |
3 讨论 | 第33-36页 |
实验三 “标本配穴”法电针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mtDNA相关调控因子的影响 | 第36-46页 |
1 材料及方法 | 第36-41页 |
2 结果 | 第41-44页 |
3 讨论 | 第44-46页 |
实验四 “标本配穴”法电针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SIRT1的影响 | 第46-53页 |
1 材料及方法 | 第46-49页 |
2 结果 | 第49-51页 |
3 讨论 | 第51-53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3-68页 |
1 中医学对心肌缺血的认识 | 第53-54页 |
2 现代医学对心肌缺血的认识 | 第54-55页 |
3 “标本配穴”法 | 第55-56页 |
4 “穴位针刺预处理”与“治未病” | 第56-58页 |
5 ISO模型制作评价 | 第58-60页 |
6 电针防治心肌缺血 | 第60-62页 |
7 不同配穴法电针防治心肌缺血的针效存在差异 | 第62-65页 |
8 “标本配穴”法电针防治心肌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 | 第65-66页 |
9 本课题创新点 | 第66页 |
10 问题与展望 | 第66-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83页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第83-110页 |
综述一 针灸防治心肌缺血研究概况 | 第83-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综述二 SIRT1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 第96-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0页 |
附录二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