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D12W191分蘖形成的生理机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0页
    1 水稻分蘖的生物学特性第12-13页
    2 植物激素对作物分蘖分枝的影响第13-17页
        2.1 生长素第14页
        2.2 细胞分裂素第14-15页
        2.3 独脚金内酯第15-17页
        2.4 赤霉素第17页
        2.5 其他激素第17页
    3 糖信号分子对作物分蘖分枝的影响第17-18页
    4 环境因素对作物分蘖分枝的影响第18-20页
        4.1 光照、温度及水分第18-19页
        4.2 营养元素第19-20页
    5 TCP家族转录因子TB1对作物分蘖分枝的影响第20-21页
    6 作物分蘖分枝的化学调控第21页
    7 本研究目的意义第21-22页
    参考文献第22-30页
第二章 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D12W191的表型特征第30-3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0-31页
        1.1 供试材料第30页
        1.2 试验设计第30-31页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31页
        1.4 数据分析第3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1-35页
        2.1 突变体D12W191的株高和分蘖数量第31-32页
        2.2 突变体D12W191的生育期第32-33页
        2.3 突变体D12W191分蘖芽的生长第33页
        2.4 突变体D12W191的叶长和叶宽第33-34页
        2.5 突变体D12W191的穗型和粒型第34页
        2.6 突变体D12W191的产量及构成因素第34-35页
    3 讨论与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第三章 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D12W191内源激素的变化第38-5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9-42页
        1.1 供试材料第39页
        1.2 试验设计第39-40页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40-42页
        1.4 数据分析第4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2-47页
        2.1 D12W191分蘖芽和分蘖节赤霉素含量的变化第42页
        2.2 D12W191分蘖芽和分蘖节生长素含量的变化第42-43页
        2.3 D12W191分蘖芽和分蘖节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变化第43-45页
        2.4 D12W191分蘖芽和分蘖节独脚金内酯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第45-46页
        2.5 IAA与CTK的平衡第46-47页
        2.6 Lovastatin对突变体D12W191分蘖的抑制效应第47页
    3 讨论与结论第47-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第四章 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D12W191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相关基因的表达第54-7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5-57页
        1.1 供试材料第55页
        1.2 试验设计第55页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55-57页
        1.4 数据分析第5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7-65页
        2.1 细胞分裂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第57-59页
        2.2 细胞分裂素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第59-61页
        2.3 细胞分裂素响应调节子基因的表达第61页
        2.4 生长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第61-63页
        2.5 生长素输出载体相关基因的表达第63-65页
        2.6 分蘖芽中OsTB1基因的表达第65页
    3 讨论与结论第65-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第五章 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D12W191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第70-9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1-74页
        1.1 供试材料第71页
        1.2 试验设计第71页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71-7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4-82页
        2.1 差异蛋白鉴定结果第74-75页
        2.2 差异蛋白的功能分类第75-82页
    3 讨论与结论第82-88页
        3.1 能量代谢与分蘖的形成第82页
        3.2 脂类运输与分蘖的形成第82-86页
        3.3 蛋白质代谢与分蘖的形成第86-87页
        3.4 激素代谢和信号转导与分蘖的形成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第六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第92-98页
    1 讨论第92-94页
        1.1 水稻突变体D12W191多分蘖表型产生的成因第92-93页
        1.2 水稻分蘖形成的生理机制及调控途径第93-94页
    2 主要结论第94页
    3 主要创新点第94页
    4 不足之处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菜BnNF-YB2/3/4/5/6在植物花期调节以及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八倍体小黑麦荆辉1号染色体结构变异体的诱致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