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介孔金属氧化物及其担载贵金属金催化剂催化燃烧C2H2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8-9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9-27页
    1.1 VOCs组成来源及危害第9-10页
        1.1.1 VOCs的概念及构成第9页
        1.1.2 VOCs的来源及分布第9页
        1.1.3 VOCs的危害第9-10页
    1.2 VOCs的消除技术第10-12页
    1.3 有序介孔金属氧化物的研究进展第12-20页
        1.3.1 介孔金属氧化物的合成方法第12-15页
        1.3.2 常见的介孔金属氧化物第15-20页
    1.4 贵金属Au在催化剂中的应用第20-25页
        1.4.1 金作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1.4.2 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常用的合成方法第21-24页
        1.4.3 负载型金催化剂应用于的催化反应第24-25页
    1.5 文献小结第25-27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7-32页
    2.1 实验用品第27-28页
        2.1.1 实验药品第27页
        2.1.2 实验气体第27页
        2.1.3 实验仪器第27-28页
    2.2 催化剂的制备第28-29页
    2.3 催化剂的表征第29-30页
        2.3.1 X射线衍射谱(XRD)表征第29页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第29页
        2.3.3 N2吸附脱附法(BET)第29页
        2.3.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表征第29页
        2.3.5 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表征第29页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第29-30页
        2.3.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表征第30页
    2.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30-32页
第3章 有序介孔Co_3O_4/纳米Co_3O_4的制备表征及催化燃烧C_2H_2性能的研究第32-46页
    3.1 催化剂的制备第32-35页
        3.1.1 KIT-6 分子筛的合成第32-34页
        3.1.2 纳米四氧化三钴的制备第34页
        3.1.3 有序介孔四氧化三钴的制备第34-35页
    3.2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第35-43页
        3.2.1 XRD表征及分析第35-36页
        3.2.2 BET测试及分析第36-39页
        3.2.3 TEM表征及分析第39-41页
        3.2.4 ICP表征及分析第41页
        3.2.5 H2-TPR表征及分析第41-42页
        3.2.6 UV-Vis表征第42-43页
    3.3 不同形貌Co_3O_4样品催化燃烧C_2H_2性能的研究第43-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有序介孔CeO_2的制备表征及催化燃烧C_2H_2性能的研究第46-57页
    4.1 催化剂的制备第46-47页
        4.1.1 KIT-6 分子筛的合成第46页
        4.1.2 有序介孔CeO_2的制备第46-47页
    4.2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第47-54页
        4.2.1 XRD表征及分析第47-48页
        4.2.2 BET测试及分析第48-51页
        4.2.4 TEM表征及分析第51-53页
        4.2.5 ICP表征及分析第53页
        4.2.6 UV-Vis表征及分析第53-54页
    4.3 介孔CeO_2样品催化燃烧C_2H_2性能的研究第54-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5章 Au/介孔Co_3O_4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燃烧C_2H_2的性能的研究第57-69页
    5.1 介孔Co_3O_4负载贵金属Au催化剂的制备第57-58页
        5.1.1 介孔Co_3O_4的制备第57页
        5.1.2 介孔Co_3O_4负载贵金属Au催化剂的制备第57-58页
    5.2 焙烧温度对Au/介孔Co_3O_4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5.3 负载量对Au/介孔Co_3O_4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9-60页
    5.4 Au/介孔Co_3O_4催化剂表征及分析第60-67页
        5.4.1 XRD表征及分析第60-62页
        5.4.2 BET测试及分析第62-64页
        5.4.3 HRTEM表征及分析第64页
        5.4.4 TEM表征及分析第64-66页
        5.4.5 UV-Vis表征及分析第66-67页
    5.5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6章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CC再生烟气锰基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及其NH3-SCR性能研究
下一篇:复合金属负载氧化铝催化臭氧氧化低浓度难降解炼油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