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16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4-15页 |
1.2 课题主要工作和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光分组交换网的结构及关键技术 | 第16-24页 |
2.1 光分组交换网络结构 | 第16-17页 |
2.2 OPS节点结构 | 第17-18页 |
2.3 OPS网络中的关键技术 | 第18-21页 |
2.3.1 光分组编码方式 | 第18-19页 |
2.3.2 光分组组装方案 | 第19-20页 |
2.3.3 大容量的高速光交换矩阵 | 第20页 |
2.3.4 有效的冲突解决机制 | 第20页 |
2.3.5 可集成高速光缓存技术 | 第20-21页 |
2.3.6 超高速全光逻辑器件 | 第21页 |
2.4 光分组交换技术的展望 | 第21-24页 |
第三章 虚拟专用网VPN以及MPLS VPN探讨 | 第24-34页 |
3.1 虚拟专用网(VPN)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3.2 VPN的分类 | 第25-26页 |
3.2.1 按照实现原理分类 | 第25页 |
3.2.2 按照开放系统接口(0SI-RM)层次分类 | 第25页 |
3.2.3 按照建立VPN的方法分类 | 第25-26页 |
3.3 IP VPN应用和实现的要求 | 第26-27页 |
3.3.1 不透明数据包传输 | 第26页 |
3.3.2 数据安全性 | 第26-27页 |
3.3.3 QoS保证 | 第27页 |
3.3.4 隧道机制 | 第27页 |
3.4 IP VPN遇到的问题 | 第27页 |
3.5 MPLS原理与体系结构 | 第27-31页 |
3.5.1 MPLS简述 | 第27-28页 |
3.5.2 MPLS标签栈头结构 | 第28-29页 |
3.5.3 标签转发表产生过程 | 第29-30页 |
3.5.4 IP包在MPLS网络中的转发过程 | 第30-31页 |
3.6 基于MPLS的VPN实现 | 第31-34页 |
第四章 光分组虚拟专用网络研究 | 第34-44页 |
4.1 光分组交换(OPS)网络中虚拟专用网(VPN)技术的引入 | 第34页 |
4.2 光分组虚拟专用网的网络结构设计 | 第34-36页 |
4.2.1 光分组虚拟专用网络结构分层 | 第34-35页 |
4.2.2 光分组虚拟专用网OPS-VPN端口标识配置 | 第35-36页 |
4.2.3 OPS-VPN隧道路径的建立 | 第36页 |
4.3 OPS-VPN的运用优势 | 第36-37页 |
4.4 基于MPLS的光分组虚拟专用网络(OPS-VPN)实现 | 第37-44页 |
4.4.1 基于MPLS的光分组虚拟专用网络(OPS-VPN)结构设计 | 第37-39页 |
4.4.2 MPLS标签的优化设计——层次标签交换 | 第39-41页 |
4.4.3 OPS-VPN节点的结构设计 | 第41-44页 |
第五章 基于OPNET的OPS-VPN网络仿真 | 第44-56页 |
5.1 OPNET仿真软件介绍 | 第44-45页 |
5.2 使用OPNET建立OPS-VPN仿真模型 | 第45-56页 |
5.2.1 网络模型的建立 | 第45-47页 |
5.2.2 网络初始化节点设计 | 第47-48页 |
5.2.3 OPS-VPN边缘节点仿真设计 | 第48-50页 |
5.2.4 核心节点仿真设计 | 第50-51页 |
5.2.5 仿真结果 | 第51-56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