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少年儿童组织与活动论文

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策略研究--以牡丹江市小学为例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一)研究目的第11-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页
    三、研究综述第12-16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13-14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4-16页
    四、核心概念界定第16-19页
        (一)少先队第17页
        (二)少先队活动第17-18页
        (三)少先队活动课程第18-19页
    五、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9-20页
        (一)研究思路第19页
        (二)研究内容第19-20页
    六、研究方法第20-22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20页
        (二)问卷调查法第20-21页
        (三)访谈法第21-22页
第二章 少先队活动课程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2-29页
    一、相关理论依据第22-26页
        (一)学校效能理论第22-23页
        (二)组织创新理论第23-24页
        (三)素质教育理论第24-26页
    二、对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基本理解第26-29页
        (一)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特性第26-27页
        (二)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第27页
        (三)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建设中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第27-29页
第三章 少先队活动课程现状调查研究第29-44页
    一、调查设计第29-31页
        (一)调查目的第29页
        (二)调查对象第29-30页
        (三)调查方法第30页
        (四)调查过程第30-31页
    二、调查结果分析第31-44页
        (一)在活动课程主体的调动方面第31-32页
        (二)在活动课程开展和建设方面第32-34页
        (三)在活动课程内容挖掘和创新方面第34-41页
        (四)在活动课程实施的保障方面第41-44页
第四章 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第44-52页
    一、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4-48页
        (一)活动课程建设基础薄弱第44-45页
        (二)活动课程建设动力匮乏第45-46页
        (三)活动课程建设标准不一第46-47页
        (四)活动课程建设保障缺乏第47-48页
    二、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影响因素第48-52页
        (一)政策落实不到位,相关主管部门在思想上不重视第49页
        (二)缺乏活动课程建设相关培训,缺乏有效资源整合第49-50页
        (三)缺乏活动课程建设外部支持,课程的课时得不到落实第50-52页
第五章 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策略第52-63页
    一、广泛传播课程理念,为活动课程建设营造空间第52-55页
        (一)清晰把握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性质和途径第52-53页
        (二)准确认识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目标与内容第53-54页
        (三)精准应用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与评价激励第54-55页
    二、重点加强外部支撑,为活动课程建设夯实基础第55-56页
        (一)强调教育行政部门支持,保障课程有效实施第55页
        (二)依托团委、少工委推进,保障课程顺利实施第55-56页
        (三)依靠中小学校自身重视,保障课程严格落实第56页
    三、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活动课程建设提供动力第56-59页
        (一)完善少先队辅导员职称评定体系,强化晋级空间途径第56-57页
        (二)探索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策略,提升活动课程质量第57-58页
        (三)聘请校外志愿辅导员,提升活动课程社会认知程度第58-59页
    四、探索时代发展特征,为活动课程建设营造环境第59-63页
        (一)创新研发活动课程资源,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第59-60页
        (二)一纲多本,鼓励创造,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特色第60-61页
        (三)尊重少先队员主观能动性,将课堂交给学生第61-63页
结论第63-66页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第63-64页
    二、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附录第69-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西省JH强戒所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
下一篇:东莞市慈善组织第三方评估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