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油气田开发设计与计算论文--采收率研究论文

注水开发油田砂岩储层微观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研究--以喇萨杏油田姚家组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5页
    1.1 研究目的意义及工区概况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储层微观特征参数的研究方法第9-11页
        1.2.2 剩余油的研究方法第11-13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页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3-14页
    1.5 论文工作量第14-15页
第二章 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第15-31页
    2.1 岩性、物性特征第15-17页
        2.1.1 岩性特征第15-16页
        2.1.2 物性特征第16-17页
    2.2 孔隙与喉道特征第17-21页
        2.2.1 孔隙类型第17-19页
        2.2.2 喉道类型第19-21页
    2.3 孔隙结构类型及特征第21-30页
        2.3.1 图像分析参数及特征第21-24页
        2.3.2 压汞测试分析参数及特征第24-28页
        2.3.3 微观孔隙结构类型总结第28-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水驱油模拟实验研究第31-41页
    3.1 岩样选取第31-32页
    3.2 实验方案设计及流程第32-34页
    3.3 实验结果分析第34-39页
        3.3.1 方案一实验结果第34页
        3.3.2 方案二实验结果第34-35页
        3.3.3 实验结果分析第35-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含油薄片分析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第41-48页
    4.1 微观剩余油类型及特征第41-45页
    4.2 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第45-46页
    4.3 剩余油分布模式第46-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核磁共振分析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第48-56页
    5.1 核磁共振T_2谱定量统计第48-51页
    5.2 二维核磁共振谱研究剩余油第51-54页
    5.3 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第54-55页
    5.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孤东油井管杆长效缓蚀技术优化研究
下一篇:滨二污水站污水处理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