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 第三节 主要研究目标与框架 | 第18-20页 |
| 一、主要研究目标 | 第18页 |
| 二、研究框架 | 第18-20页 |
| 三、本文的创新点 | 第20页 |
| 第二章 资本资产定价的相关理论 | 第20-29页 |
| 第一节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概述 | 第20-24页 |
|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若干基本假定 | 第20-21页 |
|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模型的若干基本结论 | 第21-22页 |
| 三、CAPM模型的缺陷 | 第22页 |
| 四、CAPM模型的扩展 | 第22-24页 |
| (一)跨期CAPM (ICAPM) | 第23页 |
| (二)噪声交易者资产定价理论 | 第23-24页 |
| 第二节 套利定价(APT)理论 | 第24-27页 |
| 一、套利定价理论的概述 | 第24-25页 |
| 二、Fama和French的三因素 | 第25-27页 |
| (一)Fama和French的三因素模型 | 第25-26页 |
| (二)Fama和French的三因素模型的优劣 | 第26页 |
| (三)加入动量的四因素模型 | 第26-27页 |
| 第三节 有效市场假说(EMH)理论 | 第27-29页 |
| 一、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 | 第28页 |
| 二、有效市场假说的类型 | 第28-29页 |
| 三、有效市场假说的不足 | 第29页 |
| 第三章 投资者情绪和公司特征 | 第29-41页 |
| 第一节 投资者情绪指标的概述 | 第29-34页 |
| 一、投资者情绪的显性指标 | 第29-30页 |
| (一)“央视看盘”指数 | 第29-30页 |
| (二)“好淡指数” | 第30页 |
| (三)消费者信心指数(CCI) | 第30页 |
| (四)耶鲁CCER信心指数 | 第30页 |
| 二、投资者情绪的隐性指标 | 第30-34页 |
| (一)腾落指标(ATD、ARMS) | 第31页 |
| (二)封闭式基金折价率 | 第31-32页 |
| (三)换手率 | 第32页 |
| (四)上市首日溢价率RIPO | 第32-33页 |
| (五)IPO发行数量 | 第33页 |
| (六)新增开户数 | 第33-34页 |
| 三、投资者情绪的综合指标 | 第34页 |
| 第二节 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的分析 | 第34-39页 |
| 一、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结构 | 第34-36页 |
| 二、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的特点 | 第36-38页 |
| (一)过度自信 | 第36-37页 |
| (二)从众心理 | 第37-38页 |
| (三)赌博心理 | 第38页 |
| 三、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 | 第38-39页 |
| (一)不稳定性强 | 第38-39页 |
| (二)投机性高 | 第39页 |
| (三)有效性弱 | 第39页 |
| 第三节 公司特征指标的概述 | 第39-40页 |
| 第四节 实证理论方法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投资者情绪与公司特征的股票组合收益的实证研究 | 第41-50页 |
| 第一节 基于投资者情绪的定价模型假设条件 | 第41-42页 |
| 一、理论假设 | 第41-42页 |
| 二、统计假设 | 第42页 |
| 第二节 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第42-43页 |
| 第三节 投资者情绪与公司特征对股票组合收益的非参数方法实证研究 | 第43-47页 |
| 一、实证研究思路 | 第43-44页 |
| 二、投资者情绪与具有公司特征的股票组合收益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4-47页 |
| 第四节 投资者情绪与公司特征的股票组合收益的时间序列回归实证研究 | 第47-50页 |
| 一、实证研究思路 | 第47-49页 |
| 二、公司特征组合收益的时间回归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 第50-54页 |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0-52页 |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第52页 |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