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密码学基础理论及基本工具 | 第14-23页 |
2.1 代数基础 | 第14-15页 |
2.2 数论基础 | 第15-16页 |
2.3 单向函数和哈希函数 | 第16-18页 |
2.3.1 单向函数 | 第16-17页 |
2.3.2 哈希函数 | 第17-18页 |
2.4 随机预言模型 | 第18-19页 |
2.5 双线性映射 | 第19页 |
2.6 Gap Diffie-Hellman(GDH)群 | 第19-20页 |
2.7 公钥密码系统 | 第20-22页 |
2.7.1 基于身份的密码系统 | 第20-21页 |
2.7.2 RSA签名体制 | 第21页 |
2.7.3 Rabin签名体制 | 第21-22页 |
2.7.4 El Gamal签名体制 | 第22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环签名综述 | 第23-30页 |
3.1 环签名的由来 | 第23页 |
3.2 环签名的概念 | 第23-24页 |
3.2.1 环签名定义 | 第23-24页 |
3.2.2 安全性需求 | 第24页 |
3.3 环签名的发展 | 第24-25页 |
3.4 几种典型的环签名 | 第25-27页 |
3.4.1 门限环签名 | 第25-26页 |
3.4.2 关联环签名 | 第26-27页 |
3.4.3 盲环签名 | 第27页 |
3.5 环签名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 第27-30页 |
3.5.1 环签名的应用 | 第27-28页 |
3.5.2 环签名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对两个已有的环签名方案分析与改进 | 第30-39页 |
4.1 对Zhang-Kim环签名方案的分析与改进 | 第30-35页 |
4.1.1 Zhang-Kim算法的介绍与分析 | 第30-31页 |
4.1.2 改进方案模型及安全定义 | 第31页 |
4.1.3 改进方案 | 第31-33页 |
4.1.4 改进方案安全性及性能分析 | 第33-35页 |
4.2 Wang环签名方案分析与改进 | 第35-38页 |
4.2.1 Wang方案的介绍 | 第35-36页 |
4.2.2 对方案的两种攻击 | 第36-37页 |
4.2.3 改进的方案 | 第37-3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简短环签名 | 第39-49页 |
5.1 单向累加器 | 第39-40页 |
5.2 动态累加器 | 第40页 |
5.3 基于身份的简短环签名方案的构造 | 第40-48页 |
5.3.1 方案模型 | 第41-42页 |
5.3.2 方案构造 | 第42-44页 |
5.3.3 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 第44-4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关联环签名的研究 | 第49-57页 |
6.1 基于身份的简短关联环签名构造 | 第49-55页 |
6.1.1 方案模型 | 第49-50页 |
6.1.2 方案的构造 | 第50-53页 |
6.1.3 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 第53-55页 |
6.2 基于LIR的公平电子现金协议 | 第55-56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57-58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