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化LCL滤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鲁棒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1.2.1 光伏发电技术现状 | 第7-9页 |
1.2.2 微型光伏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 第9-10页 |
1.2.3 LCL型滤波器 | 第10-11页 |
1.2.4 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 第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11-13页 |
第2章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电路拓扑 | 第13-30页 |
2.1 光伏并网系统的主拓扑结构 | 第13页 |
2.2 反激变换器电路拓扑 | 第13-23页 |
2.2.1 反激变换器的数学模型 | 第13-17页 |
2.2.2 有源钳位反激电路工作原理 | 第17-21页 |
2.2.3 有源钳位电路参数计算 | 第21-22页 |
2.2.4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 | 第22-23页 |
2.3 LCL型逆变器电路拓扑 | 第23-29页 |
2.3.1 逆变器双闭环控制 | 第24-25页 |
2.3.2 SPWM调制策略 | 第25-26页 |
2.3.3 软件锁相环相序检测技术 | 第26-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LCL型并网逆变器的鲁棒控制方法设计 | 第30-43页 |
3.1 LCL滤波器的数学模型 | 第30-32页 |
3.2 LCL滤波器的设计及参数计算 | 第32-33页 |
3.3 LCL滤波器的敏感性分析 | 第33-37页 |
3.4 二阶调节器设计方法 | 第37-42页 |
3.4.1 基于动态响应和相位裕度的设计方法 | 第37-41页 |
3.4.2 灵敏性分析结果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仿真研究 | 第43-52页 |
4.1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仿真模型 | 第43-45页 |
4.1.1 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块 | 第43-44页 |
4.1.2 双闭环控制模块 | 第44-45页 |
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5-51页 |
4.2.1 锁相环相序检测仿真实验 | 第45-47页 |
4.2.2 并网仿真实验 | 第47-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实验 | 第52-65页 |
5.1 实验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52-60页 |
5.1.1 F28035介绍 | 第53-54页 |
5.1.2 有源钳位反激电路 | 第54-55页 |
5.1.3 信号检测电路 | 第55-58页 |
5.1.4 开关管驱动电路 | 第58-59页 |
5.1.5 电源电路 | 第59-60页 |
5.2 实验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60-61页 |
5.2.1 主程序 | 第60-61页 |
5.2.2 中断程序 | 第61页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1-64页 |
5.3.2 有源钳位反激电路实验 | 第61-63页 |
5.3.3 并网实验 | 第63-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6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5页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