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治理能力提升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城市群治理能力提升的一般理论 | 第16-25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2.1.1 城市群 | 第16页 |
2.1.2 治理 | 第16-17页 |
2.1.3 治理能力 | 第17-18页 |
2.1.4 城市群治理能力 | 第18-19页 |
2.2 城市群治理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2.2.1 治理理念 | 第19页 |
2.2.2 法治建设 | 第19-20页 |
2.2.3 府际关系 | 第20页 |
2.2.4 经济结构 | 第20-21页 |
2.2.5 社会组织 | 第21页 |
2.3 城市群提升治理能力的理论依据 | 第21-25页 |
2.3.1 增长极理论 | 第21-22页 |
2.3.2 中心地理论 | 第22-23页 |
2.3.3 府际关系理论 | 第23页 |
2.3.4 协同治理理论 | 第23-25页 |
第3章 长株潭城市群治理能力的现状分析 | 第25-38页 |
3.1 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基本历程 | 第25-26页 |
3.2 长株潭城市群治理能力建设初步成就 | 第26-27页 |
3.3 长株潭城市群治理能力不足的表现 | 第27-34页 |
3.3.1 制度创新能力不足 | 第27-28页 |
3.3.2 政策规划能力不足 | 第28-29页 |
3.3.3 资源整合能力不足 | 第29-31页 |
3.3.4 多元合作能力不足 | 第31-33页 |
3.3.5 市场监管能力不足 | 第33-34页 |
3.4 长株潭城市群治理能力不足的原因 | 第34-38页 |
3.4.1 治理理念存在偏差 | 第34-35页 |
3.4.2 区域治理组织协调不畅 | 第35-36页 |
3.4.3 法治建设速度缓慢 | 第36-37页 |
3.4.4 公务员素质水平不高 | 第37-38页 |
第4章 国内外城市群治理能力提升经验借鉴 | 第38-45页 |
4.1 国外城市群治理能力提升经验借鉴 | 第38-42页 |
4.1.1 波士华城市群治理能力提升经验借鉴 | 第38-40页 |
4.1.2 东京都市圈治理能力提升经验借鉴 | 第40-42页 |
4.2 国内城市群治理能力提升经验借鉴 | 第42-45页 |
4.2.1 长三角城市群治理能力提升经验借鉴 | 第42-43页 |
4.2.2 珠三角城市群治理能力提升经验借鉴 | 第43-45页 |
第5章 长株潭城市群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 第45-50页 |
5.1 转变城市群治理理念 | 第45-46页 |
5.2 提高城市群法治水平 | 第46页 |
5.3 完善城市群治理机制 | 第46-48页 |
5.4 加强区域治理组织建设 | 第48-49页 |
5.5 提高公务员素质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