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财政理论论文--国家机关会计(政府会计)、预算会计论文

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界定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0-12页
        1.2.1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2.2 研究框架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2-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页
        1.3.2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2-13页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13-21页
    2.1 文献综述第13-16页
        2.1.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2.1.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2.1.3 文献述评第16页
    2.2 基础理论第16-19页
        2.2.1 公共财政理论第16-17页
        2.2.2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第17页
        2.2.3 基金理论与主体理论第17-18页
        2.2.4 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第18-19页
        2.2.5 上述理论对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界定的指导意义第19页
    2.3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的基本概念第19-21页
        2.3.1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内涵第19-20页
        2.3.2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特征第20页
        2.3.3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与会计主体辨析第20-21页
3 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界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第21-25页
    3.1 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界定的相关政策第21-22页
    3.2 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界定的实践探索第22-23页
    3.3 当前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界定存在的问题第23-25页
        3.3.1 没有明晰标准第23-24页
        3.3.2 公益类国有企业难以清晰界定,随意性较大第24-25页
4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界定的国际借鉴第25-28页
    4.1 主要国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界定的做法与经验第25-27页
        4.1.1 美国的主要做法与经验第25-26页
        4.1.2 英国的主要做法与经验第26页
        4.1.3 法国的主要做法与经验第26页
        4.1.4 新西兰的主要做法与经验第26-27页
    4.2 主要国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界定的比较与启示第27-28页
5 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界定的现实选择第28-37页
    5.1 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界定应遵循的原则第28-29页
        5.1.1 注重主体使用财政资金以及相应的绩效评价信息需求第28页
        5.1.2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采用广义的政府概念第28-29页
        5.1.3 注重政府公共管理中职能的本质要求第29页
    5.2 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界定的方法第29-31页
        5.2.1 国际通用方法第29-31页
        5.2.2 我国方法选择第31页
    5.3 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界定的标准第31-32页
    5.4 特殊事项的讨论第32-37页
        5.4.1 国有企业是否纳入报告主体范围的讨论第32-36页
            5.4.1.1 财政部对国有企业相关规定第32-33页
            5.4.1.2 理论界对于国有企业是否纳入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的主要观点第33页
            5.4.1.3 本文对公益性国有企业是否纳入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范围的讨论第33-35页
            5.4.1.4 判断公益性国有企业的具体标准第35-36页
        5.4.2 事业单位是否纳入报告主体范围的讨论第36-37页
6 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界定的实践应用:以重庆市为例第37-42页
    6.1 重庆市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的概况第37页
    6.2 重庆市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的范围界定第37-39页
        6.2.1 基本政府层面第37-38页
        6.2.2 政府部门层面第38页
        6.2.3 政府的相关单位第38-39页
        6.2.4 政府基金第39页
    6.3 重庆市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的列示第39-42页
        6.3.1 基本政府层面、政府部门单位和政府相关单位的列示第39-40页
        6.3.2 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列示第40-41页
        6.3.3 基金主体的列示第41-42页
7 总结与展望第42-43页
    7.1 研究总结第42页
    7.2 未来研究展望第42-43页
致谢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西RC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税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