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3.1 碳排放效率的评价及影响因素 | 第14-16页 |
1.3.2 要素错配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1.4 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1.4.1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工具及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2章 要素错配影响地区碳排放效率的理论机理 | 第20-28页 |
2.1 “要素错配”的概念 | 第20页 |
2.2 要素错配影响地区碳排放效率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2.1 基于环境技术理论的分析 | 第20-21页 |
2.2.2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分析 | 第21-22页 |
2.2.3 基于环境经济学理论的分析 | 第22-24页 |
2.3 要素错配影响地区碳排放效率的路径 | 第24-28页 |
2.3.1 要素错配对能源集约利用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2 能源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 | 第25-27页 |
2.3.3 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地区碳排放效率及要素错配程度的测算 | 第28-38页 |
3.1 地区碳排放效率的测算 | 第28-35页 |
3.1.1 模型的选用 | 第28-29页 |
3.1.2 数据说明及地区碳排放量估算 | 第29-30页 |
3.1.3 地区碳排放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 第30-35页 |
3.2 地区要素错配程度测算 | 第35-36页 |
3.3 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要素错配影响我国地区碳排放效率的空间计量实证 | 第38-43页 |
4.1 影响碳排放效率的相关因素 | 第38页 |
4.2 模型构建 | 第38-39页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9-43页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3-46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3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录A 要素市场发育程度指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