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导言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发展过程 | 第13-23页 |
| 第一节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概述 | 第13-20页 |
| 一、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提出与发展 | 第13-16页 |
| 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基本要素分析 | 第16-20页 |
| 第二节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现实意义 | 第20-23页 |
| 一、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 | 第20-22页 |
| 二、对于生产者的意义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3-35页 |
| 第一节 产品周期理论 | 第23-24页 |
|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简述 | 第23-24页 |
| 二、产品生命周期与EPR制度 | 第24页 |
|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论 | 第24-26页 |
| 一、企业社会责任论的产生和发展 | 第24-25页 |
| 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与企业社会责任论的关系 | 第25-26页 |
| 第三节 环境权论 | 第26-28页 |
| 一、环境权简述 | 第26-27页 |
| 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与环境权 | 第27-28页 |
|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8-31页 |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28-30页 |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30-31页 |
| 第五节 循环经济理论 | 第31-35页 |
| 一、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 | 第31-33页 |
| 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与循环经济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外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立法及其实践 | 第35-56页 |
| 第一节 外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立法分析 | 第35-42页 |
| 一、瑞典 | 第35-36页 |
| 二、德国 | 第36-38页 |
| 三、美国 | 第38-40页 |
| 四、日本 | 第40-42页 |
| 第二节 国际组织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立法分析 | 第42-45页 |
| 一、欧盟EPR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42-43页 |
| 二、欧盟EPR制度的立法特点 | 第43-45页 |
| 第三节 国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实施 | 第45-56页 |
| 一、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划分与责任主体的承担范围 | 第45-47页 |
| 二、国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实施过程 | 第47-56页 |
| 第四章 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现状及其立法思考 | 第56-73页 |
| 第一节 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56-61页 |
| 一、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56-60页 |
| 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立法缺失 | 第60-61页 |
| 第二节 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和健全的现行环境 | 第61-65页 |
| 一、建立和健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必要性 | 第62-64页 |
| 二、建立和健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可行性 | 第64-65页 |
| 第三节 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确立和实施的思考 | 第65-73页 |
| 一、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责任主体思考 | 第66-67页 |
| 二、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实施对象思考 | 第67-68页 |
| 三、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实施途径思考 | 第68-70页 |
| 四、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配套制度思考 | 第70-73页 |
| 结语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个人简历 | 第81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